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

ID:9070699

大小:179.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6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_第1页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_第2页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_第3页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_第4页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2T 402-2015 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60.20B90备案号:45696-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402—2015代替DB22/T402—2005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Modernizationofuplandautumnploughingqualityspecifications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2015-04-07发布2015-05-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402—2015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

2、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22/T402—2005旱田秋耕机械化作业质量评价规范。本标准与DB22/T402—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名称修改为“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评价规范”——范围中增加了“联合耕整地机”;——增加了第2章术语定义——3.1.1中删除“实际耕深与规定耕深偏差≤5%”;——原标准2.1.6条更改为3.1.6条并修改为“作业后地块内应无漏耕、重耕、堑沟。”——增加了3.2条深松作业——原标准2.2.2、2.2.3、2.2.4更改为3.3.2、3.3.3、3.3.4后删除了“旋耕作业时”;——3.3.

3、3中删除了“(≤8cm土块)”;——原标准2.2.5更改为3.3.5并删除了“旋耕耕作和深松耕作时”;——原标准2.3.1更改为3.4.1并将“应大于8㎝”修改为“不低于12㎝”;——原标准2.3.2修改为3.4.2并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耕深稳定性不小于80%”修改为“灭茬深度稳定性为不小于85%”;——原标准2.3.3修改为3.4.3并将“86%”改为“90%”;——删除了2.3.4条;——增加了3.5条款内容;——原标准3.1.1条更改为4.1.1条并删除了“耕深是指犁耕形成的沟底至未耕地表面的垂直距离”和“工况计算”;——删除了原标准3

4、.1.6条植被和残茬覆盖率;——原标准3.1.7条款中“翻垡率”内容删除;——增加4.4条款内容;——将表1中质量判定关键项条款更改为对应修订条款。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开山、周晗宇、刘浩、吴冠军、杨超、张天彪。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2/T402—2005;—DB22/T402—2015。I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402—2015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质量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旱田秋季耕整地机械化作

5、业质量、检查方法、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旱田秋耕机械化旋耕机、灭茬机、联合耕整地机、铧式犁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其它秋耕机械作业质量检查验收也可参照执行。2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耕深deeptillage犁耕形成的沟底至未耕地表面的垂直距离。2.2重耕secondplowing前后两趟或相邻两铧的耕幅发生重叠。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2.3漏耕leaveoutplowing前后两趟或相邻两铧之间的留有未耕的地。2.4植被覆盖率vegetationdegreeofcoverage单位面积内耕后覆盖的植被重量占耕前的植被重量的百分比。2.

6、5立垡half-turnedslice翻转角度在90°~100°之间的垡片。2.6回垡not/turnedslice在犁通过后又回落犁沟的垡片。2.7作业幅宽plowingwidth机具的实际工作宽度。2.8地表平整度flatnessofsurfacesoil耕前或耕后地表相对基准面的起伏程度。2.9碎土率pulverizingrate作业后耕层内,单位面积土块最长边小于8㎝的土壤重量与土样总重量的百分比。1DB22/T402—20153作业质量3.1翻地作业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3.1.1秋耕作业要根据农作物轮作的农艺要求和土质情况确定耕作深度,

7、一般情况下翻地22cm±4cm。土壤为黑土区,耕作深度应为15cm~20cm。3.1.2铧式犁耕作时,耕深稳定性不小于90%。3.1.3作业幅宽力求一致,合垄严密,其作业幅宽与设计幅宽偏差不得超过±5cm。3.1.4铧式犁耕作时,碎土率不小于70%(≤5cm土块)。3.1.5作业后地块内应无漏耕、重耕、堑沟。3.1.6翻垡质量要好,植被覆盖率要严密,立垡率和回垡率不大于5%。3.1.7地头、地边弃耕宽不大于总幅宽与拖拉机轮距之差。3.2深松作业土壤层分化不明显,黑土层厚、吸水性好的土地要求深松时,深度应不低于30cm。3.3旋耕作业3.3.1旋耕深度应

8、不低于12cm。3.3.2耕深稳定性不小于85%。3.3.3全耕层碎土率不小于65%。本标准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