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ID:9077293

大小:795.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_第1页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_第2页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_第3页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陕西农业科学2014,60(06):29-32Shaanxi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s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1,2222陈磊,李占斌,李鹏,郝明德(1.长安大学杂志社,陕西西安710064;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摘要:以坡耕地为对照,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8种典型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撂荒草地、人工草地、经济林和生态林地、农耕梯田、经济林梯田、撂荒梯田、淤地坝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1.2%~20.7%和1.2%~9.3%;碱解氮

2、除农耕梯田减少6.6%外,其他措施增加0.2%~54.2%;经济林梯田、经济林和生态林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显著,其他措施减少了9.2%~67.1%;土壤速效钾变化差异显著。除撂荒梯田和淤地坝地土壤各酶的活性减少了6.3%~49.5%和1.2%~15.6%,其他措施均增加。土壤质量以经济林梯田、生态林地和人工草地最好;经济林地和撂荒草地良好;农耕梯田和撂荒梯田较差;坡耕地和淤地坝地最差。关键词:土壤养分;酶活性;土壤质量;综合评价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土壤抗蚀性差、植被稀桥子沟流域(34°34'W,105°43'E),该区干燥少疏、暴雨强度大,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导致土壤肥雨,年蒸发量129

3、3.3mm,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1~3]力下降,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土流失导致大陆型气候。降水年际间变幅大,多年平均降水土壤肥力损失、退化,黄土高原区退化土壤约0.33量为526.1mm;全年降水量的83.5%出现在5~2[4]亿hm,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研究小流域水10月,且多以暴雨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以黄土质-2土保持治理对土壤质量演变过程对区域植被生态黑褐土为主,侵蚀量为2310.4~4270.6t·km。[5~9]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通1.2材料与方法过改善流域下垫面的立地条件,有效减少土壤侵在流域内采用GPS定位,按网格法取样,每蚀,同时植被凋落物增加,影响

4、土壤微生物和酶活个样点按“S”形布点取样,取样点不少于5个混[10]性,生物学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土壤质量。合,共得128个样品。笔者选取坡耕地SF、水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养分变保持生物和工程措施共9个土地利用下的土壤化的研究,关于土壤生物学指标与肥力因子综合(草地2个分为撂荒草地RG和人工草地PG;梯评价的报道较少。关于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有模糊田3个分为农耕梯田FT、经济林梯田OT和撂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地学统计分析等,这梯田AT;淤地坝地SSD;林地2个,分为经济林些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评价过程中指标的选取、EF和生态林EF2)。土壤样品分2份:一份

5、过2评价尺度的确定、评价方法构建以及评价结果划mm的筛,放入灭菌的采样袋中,低温保存(2~[11]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建立4℃),测定微生物指标;另一份为风干过筛土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综合评样,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价体系。笔者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不同水土1.3测定项目及方法保持治理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分析,并对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法测定;碱解氮用碱其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可持续发解扩散法测定;速效P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展提供依据。比色法测定;速效K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脲酶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蔗糖酶用3,5-二硝基水1材料与方

6、法杨酸比色法测定;磷酸酶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1.1研究区域概况定;过氧化氢酶用高锰酸钾滴定测定法;纤维素酶研究区域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采用稀释平板法收稿日期:2013-11-08修回日期:2014-01-2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403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8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31B01)。第一作者简介:陈磊(1982-),男,陕西三原人,博士,主要从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通信作者:李占斌(1962-),男,河南

7、省镇平人,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29·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第60卷第6期测定微生物指标,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培养基分工草地增加了3.4%、9.3%、44.8%和3.1%;其别为牛肉膏蛋白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改良高原因与人工草地,多以小灌花、苜蓿等豆科作物为氏1号琼脂培养基。每样品测定3次,测定以上主,根部大量的根瘤菌固氮效果显著,同时其枯枝结果以风干基计,试验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落叶等的营养物质回归,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行分析。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