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

ID:9082914

大小:9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6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_第1页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_第2页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_第3页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_第4页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专业:08级土壤学姓名:杨柳)摘要:湖北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水纹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土壤类型趋向于多样化,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棕壤、黄壤、红壤和水稻土等5大类。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壤的成土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各类不同土壤的改良修复方法。1、湖北省主要土壤的分布特征: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之间,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

2、,雨热同季。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湖北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汉江与众多的支流和湖泊。基于以上原因,湖北省土壤类型趋向于多样化,其主要土壤类型有黄棕壤、棕壤、黄壤、红壤和水稻土等5大类,其中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宜昌-荆门-襄樊一线的鄂西北地区低山丘陵地区;以及宜昌-恩施以东,荆州以西的鄂南低山丘陵地区。棕壤主要分布于神农架、三峡等海拔较高的山地。红壤主要分布于咸宁-黄石-黄冈以东的地区。黄壤主要分布于恩施-宜昌以西的三峡以南的地区。水

3、稻土主要分布于荆州-荆门-襄樊以东;咸宁-黄石-黄冈以西的江汉平原地区。2、黄棕壤2.1、形成条件黄棕壤分布的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但时间较短,年降水量750-1000mm,集中于秋夏,干燥度<1,年平均气温15-18℃,大于10℃积温为4500-5500℃。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长绿阔叶混交林,代表树种有榛类,枫物属,栎属等,如麻栎,白栎,青风栎石楠,山胡椒,马尾松,杉木,毛竹等,成土母质:黄棕壤可由为各种岩石风化物发育而成。湖北省的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宜昌-荆门-

4、襄樊一线的鄂西北地区低山丘陵地区;以及宜昌-恩施以东,荆州以西的鄂南低山丘陵地区。2.2、形成过程(1)生物作用强烈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作用较强烈,表层积累不多。(2)淋溶作用比较明显CaCO3淋失,而且铁锰也遭到淋溶(呈胶膜状)下部可见铁锰胶膜,铁锰结核。(3)粘化作用原生矿物迅速分解为次生矿物,土壤粘粒含量增加,上层粘粒矿物向下移动,在B层聚积,导致心土粘化现象显著,质地粘重,有的形成粘盘层。(4)轻度富铝化作用由于淋溶作用较强,土体中盐基多被淋失,同时二氧化硅有一定程度的淋失,而铁铝层在土体中

5、移动和聚积明显。2.3、剖面形态自然植被下Ao-A-Bt-C即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粘粒、Fe、Mn淀积)-母质层。Ao:1-2cm色暗呈半分解的有机质层A:灰棕色-暗灰棕色,厚约10-20cm结构呈粒状,团块状,耕作层上A层不明显,A、B层间有过度带。B:呈棕色或红棕色,一般呈棱快状棱柱状和块状结构,结构体表面有棕色或暗棕色胶膜,并有铁锰结核,粘粒含量超过30%,坚实,植物根系不易穿透,透水困难,是主要障碍层。C:成土母质层。由南向北,淋溶性增强,Fe、Mn、石灰结核分布加深。2.4、理

6、化性质(1)有机质含量在自然土壤上2-4%,耕地上1%左右,有机质成分随植被不同而异。(2)粘粒含量较高,质地粘重,常形成粘粒聚积的心土层,指示矿物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等,下蜀黄土上发育的土壤尚有蒙脱石,硅铁铝率SiO2/R2O3为2.6-3.0之间。(3)土壤反应:微酸性-酸性pH5.5-6.0。(4)盐基饱和度呈不饱和,无石灰反应。2.5、改良修复黄棕壤土质粘重,耕性不良,并且耕层浅薄,透水性能差,雨后表层常有滞水积水现象,在丘陵岗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缺乏N和P。因此,针

7、对这些不利因素,应因地制宜的改良利用。(1)因土种植,发展多种经营:低山区的薄层石质黄棕壤可营造杉木,麻栎,棕皮栎,马尾松及毛竹等用才林,丘陵地区土层深厚的黄棕壤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地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与稻、麦、棉和油料作物的生长。(2)保持水土;通过修筑梯田,造林,挖截水沟等防止水土流失。(3)培肥土壤:种植绿肥,既能增加土壤所缺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又可改善土壤性质,水面可发展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绿萍)路旁也可种植紫穗、槐、麻等,同时注意增施磷肥。3、棕壤3.1、

8、形成条件我国棕壤集中主要分布于暖温带的湿润地区,纵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另外,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山地垂直地带中也有分布棕壤。棕壤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均温为5-14℃,≥10℃的有效积温为3400-4500℃,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mm。湖北省的棕壤主要分布于神农架、三峡等海拔较高的山地。3.2、形成过程(1)明显的粘化作用:棕壤的粘化作用强于褐土,同时兼有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双重作用。由于气候湿润,雨水较多,湿度较高,所以矿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