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心综合征的特点和注意

胆心综合征的特点和注意

ID:9085670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7

胆心综合征的特点和注意_第1页
胆心综合征的特点和注意_第2页
资源描述:

《胆心综合征的特点和注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胆心综合征的特点和注意胆心综合征的定义:是指因胆道疾患的存在诱发或加重心脏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常表现为心绞痛发作和以频发或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为主的心律失常。  胆心综合征胆道系统疾病可引起心脏病发作。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和胆管炎等。这些部位发炎时,病变刺激胆囊或胆管壁,经神经反射引起心脏病发作。表现在胆系发炎或胆石症发生绞痛时,病人同时表现心绞痛发作,感到心前区闷、心慌、胸痛、心跳不齐,如果这时做心电图检查,有的病人心电图表现有供血不足。疼痛多在进食油腻或情绪波动时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0分以上,检查右上

2、腹明显压痛,B超检查有胆石或胆管炎。胆系疾病发作时,心脏病发作也增加;相反,胆系疾病经治疗好转,心脏病发作也减少。有的胆系疾病治愈了,心脏病也自然消除。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胆道感染和胆石症发病率在增加。所以与胆道疾病相关的心脏病也在增加。这种由于胆道系统病变的刺激,经神经反射引起心脏出现症状,医学上称“胆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有如下的临床特征:  1.先有胆系疾病再继发心脏症状;  2.胆疾加重,心脏症状也加重,胆疾好转,心脏症状也好转;  3.心前区有程度不同的闷痛或绞痛,每次发作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常有心悸、心跳不规则及心

3、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改变;  4.心脏症状多由吃油腻食物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使用硝酸甘油或救心丸不易缓解,而用阿托品、杜冷丁则可缓解。  目前认为,胆心综合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胆有疾、心无病,病在胆、痛在心的纯系胆疾发作所致的心绞痛(用俗语比喻是有“贼胆”而没有“贼心”),即上面提到的那一类。  另一种是既有胆疾又有冠心病(既有“贼胆”又有“贼心”),可因胆疾发作而使本来就有病(狭窄)的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而出现心绞痛。这种心、胆同病的胆心综合征患者,在中老年人中为数不少,常会在饱餐、特别是吃油腻食物后因为胆囊收缩而出现“胆战”而惹起“心惊”。胆疾发作通过神经反

4、射,再经过脊髓这一“网站”,与心脏“互联网”,那么,这心、胆,遂结成“网友”,遥相呼应,同病相怜,有难同当,这就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胆心综合征。  单纯胆疾所致的心绞痛,治胆即可“安心”,不少患者经过胆囊切除或取出胆石后,心绞痛也就宣告解除。如系心胆同病的胆心综合征,则除了治胆外还要治心。若单纯治胆,虽然除了“贼胆”,但冠心病没有减轻,那就会因为“贼心不死”还会让患者“痛心不已”的。胆心综合征的产生的原因:是指胆道疾患伴有冠心病.远在本世纪初,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急性胆囊炎可以诱发心脏早博,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房速,心房扑动乃至房颤等各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引起心绞痛并出现

5、T波平坦,倒置等心电图变化.有关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以下两点:①胆石症与冠心病都与脂质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因此可能在病因与发病学上存在某种联系.②胆道系统与心脏在神经支配上布共同通路,可能通过内脏——内脏神经反射而发病.心脏和胆囊在胸脊神经处可以交叉.当胆道发生炎症,梗阻,血运障碍时,冲动沿脊神经视丘侧束经脑中枢的网状结构而至丘脑与大脑.由于一条脊神经的后根中包含着几个脏器的传入纤维,而一个脏器的传入纤维又有几个传入通路;另外内脏的传入纤维又与躯体的传入纤维共同在一个脊髓结段中会聚,因此在神经支配有重叠的脏器之间,通过神经冲动的扩散易化就可以产生牵涉反应

6、.  一般认为胆道疾患时发生心功能改变,大都是在冠心病或隐形冠心病的基础上,由于胆道感染,胆石症的发病而被诱发.胆道病不是冠心病的原因,只是其发病的条件因素.实验证明,单纯扩张胆总管并不引起心电图变化,但若事先结扎少量冠状血管,再扩张胆道即可引起冠状动脉缺血性心电图变化.  在我们生活中会发现,患者经常出现心前区的不适感,有的患者伴有右上腹部的疼痛,按照心脏病进行治疗后效果不佳,有时病情反复发作并加重.或者在有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病情发作时,出现心前区的疼痛不适.此时应该注意胆心综合征的可能.胆心综合征的治疗,主要的是治疗胆道疾患,包括控制胆道的炎症,去除胆道结石

7、和诱发炎症的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