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

ID:9087735

大小:28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7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_第1页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_第2页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_第3页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_第4页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_第5页
资源描述:

《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荣字1644部队:731之外的另一支细菌部队(1)·2012-04-0514:40互联网军事前沿【大中小】·    1942年日本联合微生物学会会员合影,在座均为日本细菌学研究者。前排两名军人中,左为石井四郎,右为北野政次。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南京1644部队部队长增田知贞。  细菌武器(亦称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性武器,其作战原理是利用生物制剂的致病特性。对于这种违反起码的人道主义原则的武器,世界各国早在1925年的《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气及细菌方法协定书》上签字,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而日本当时就拒绝

2、参加,并且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组织力量广泛搜集细菌战的情报和制造细菌,实施其细菌武器研制并用于侵略的设想,因为他们认为细菌武器是小国对付大国有效的“核武器”。  1932年,根据天皇的饬令,日本军部组建了最初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细菌研究班”,对外称“防疫研究室”。随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活动也更加疯狂。1936年,在日军所占领的哈尔滨、长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00部队。此后,日军又在北京成立了“甲字1855部队”,在南京成立了“荣字1644部队”,在广州建立了“波字8604部队”。1

3、942年,新加坡“冈字9420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日军的细菌部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  这其中,南京的荣字1644细菌部队的成立,无异给当时多灾多难的南京又带来一个可怕的创伤。从1937年12月14日—1938年2月7日,日军在指挥官的唆使下,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之巨。而在这一暴行过后的不到14个月,日本细菌部队的幽灵便也开始在南京城内闪现。  累累白骨,昭示出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  1998年8月18日,一些工人在南京某家属宿舍大院北大门工地施工,无意中挖出了

4、几十具尸骨,这个消息很快引起了北京、南京等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些尸骨的出土,有三点值得注意和思考:1。尸骨的发掘地点,是在原日军荣字1644细菌部队培养细菌工厂所在地范围之内,同时这些尸骨伴有浓烈刺鼻的药味。  2。遗骨的发掘现场,东西向原来是一条河沟,1949年解放以后才填平的。既然此地不是坟场,并且一直作为公用地在使用,那么哪来如此众多的尸骨?  3。从发掘的尸骨来看,尸骨遭到了残酷的肢解,而且将头颅和其他部位尸骨分别集中掩埋,中国民间习俗是绝对不允许这样做的。  北京、南京的各方面专家经过科学的检验

5、,认定这些遗骸是被人肢解以后散乱地装在蒲包、木盒里掩埋的,距今约为60年。同时,医学取样鉴定,确定“样品”含有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而霍乱细菌正是当年1644部队培养的致命细菌之一。另据档案记载,1931年以来,南京市从未出现过霍乱大流行。因此,可以断定,工人们所发现的遗骸,是侵华日军南京1644细菌部队霍乱菌毒素活人试验的遗骨。  由此,日军1644部队进行细菌繁殖,以活人作为实验对象的罪恶活动,进一步得到证实。  细菌战研究网络中第三个主要环节1937年,随着南京的陷落,罪恶昭著的细菌战思想家和组织者石井四郎及

6、其属下的军医官们开始寻求以南京为基地,进一步扩大细菌战的研究网络。1939年4月18日,“中支那防疫给水部”不声不响地在南京成立。这支新部队对外的公开名称是“多摩部队”,1943年12月以后称“登部队”,有时也被称为“桧部队”,秘密番号是“荣字1644部队”。荣字1644部队成为继满洲731部队、满洲100部队之后石井的细菌战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场所。而石井本人则在担任731部队队长之后,同时担任1644部队的第一任部队队长。·  1644部队本部设在南京原中央陆军医院旧址(今天的军区总医院和南京无线电厂)之上,即市

7、中心的中山东路路北。路南是明故宫飞机场,东面是汉奸伪政权的军官学校,西南是航空队宿舍。该部队本部范围内有两座主要的大楼,一座楼高六层,是司令部大楼,是司令官办公室和各个行政单位的办公室;另一座四层的楼房,是副楼,但却是部队的心脏,因为这里是进行细菌战研究和关押细菌实验用的“犯人”的囚室。另外,该部队还在本部北边的太平门附近九华山下设立了附属机构,伪称“血清疫苗制造所”,实际上是生产细菌的工厂。除此之外,1644部队还在上海、苏州、常州、杭州、九江、南昌、安庆、汉口等地设立12个支队,全部工作人员约1500人。细菌

8、、化学实验的罪恶和细菌战的兽行南京1644细菌部队的设施尽管在规模上比731部队和100部队的规模要小,但它却拥有巨大的细菌生产能力。日本投降后,中国方面清理了“血清疫苗制造所”。当时“制造所”里还有剩下未及处理的培养基,有东洋菜(琼脂)30余吨,鱼肉精膏百余箱。据大略推算,每2~3公斤琼脂可制造细菌悬液20~30毫升,仅日军所余的这一批培养基就足以制造灭绝人性的细菌武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