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

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

ID:9091257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_第1页
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_第2页
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本文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以对桂林方言和英语语音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比桂林方言和英语发音,考察口音是否就是母语负迁移在语音层面上体现的实验假设。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语言迁移负迁移 一、语言迁移的基本理论及其概念语言迁移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及外语教师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今天,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语言迁移的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t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1957)中提

2、出来的,这一著作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里曾经产生过极大的影响。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Lado(1957)的对比分析假说认为:学习者的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障碍,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与其可能导致的困难之间成正比,即“差异=难度”。差异越大,难度就越大。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因此,教师如果把

3、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体系进行比较,以预测两种语言的差异所造成的学习中的难点,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外语课程和教材中哪些项目应进行特殊处理,并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从而在教学中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建立有效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尽力形成新的习惯。 二、研究方法发音人员:邀请广西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30名会说桂林话的学生(2007年桂林市中英语16个男生中6个得A、4个得B、6个得C,14个女生中6个得A、4个得B、4个得C)请他们分别朗读一段中英文短文。(用桂林话朗读中文,短文包括每种语言基本的语音成分)实验语料

4、:一段包括所有桂林方言语音成分的短文和一段包括所有英语语音成分的短文。实验设备:数码相机录音。实验比较:先分析英文录音总结出语音错误,带着这些错误去听各自桂林方言录音,考察这些错误是否由桂林方言引起,以验证口音是否就是母语负迁移在语音层面上体现的实验假设。 三、实验分析1.分析英文录音总结出的语音错误桂林方言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二者在语音方面相差很大。长期受桂林方言习惯的影响,学生对重读、连读、节奏等语音知识所知甚少,发音不准、语调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1)音素清浊、长短不分。如把/b/、/d/、/g/发成/p/、/t/、/k

5、/;用桂林方言中接近的音去替换英语语音,如用“缺”顶替/tr/,用“绝”顶替/dr/。另外,将/i:/和/i/,/u:/和/u/混淆起来。(2)增音、减音现象严重。如把but/bt/读成/bt/;而trouble/trbl/中的/l/辅音则省去不读,/trbl/被读成/trb/的音。(3)重音位置不明。如把interesting/′intristi!/读成/in′tristi!/。(4)节奏把握不准。以“断奏音”的方式一个一个音节读出,且各个音节的长短一般区别不大,语句的长短基本上是按音节数计算的,属以音节计时。习惯于把每个音节的力度平均

6、分配,元音强弱不分,长度趋同。(5)某些基本音的错误。如light和night不分。(6)语调平淡生硬。升调、降调、平调互相混乱,所读的英语几乎都是同一个调子。2.对照桂林方言与英语录音和各自语音系统特点作出的错误分析(1)音素清浊、长短不分。两种语音的音位系统不同,英语里有严格的清浊音素对应,桂林方言里则没有,这就造成学生对英语清浊音发音、辨音的困难。所以把/b/、/d/、/g/发成/p/、/t/、/k/;汉语中“缺”接近/tr/,所以用“缺”顶替/tr/,另外,由于桂林方言中没有长短音之分,所以发音时总是无意识地将/i:/和/i//u

7、:/和/u/混淆起来。(2)增音、减音现象严重。由于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差异,桂林方言一般不以辅音结尾(鼻音m,n除外),且无辅音连缀现象,而英语则无此规律。因此,在读英语时就常常出现增元音、减辅音的现象。如在读闭音节的单词时习惯在结尾的辅音后或在辅音连缀中加进一个元音,而trouble/trbl/中的/l/辅音则省去不读,/trbl/被读成/trb/。(3)重音位置不明。重音读不准在英语学习中是很普遍的问题。桂林方言的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重音大多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英语则不然。受母语的影响,他们常常按照桂林方言的重音习惯来读英语单词。如把

8、interesting/′intristi!/读成/in′tristi!/。此外,许多学生不了解英语的重音具有标明词类或功能的作用,如import作名词时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作动词时重音却在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