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

ID:9092271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7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_第1页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_第2页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_第3页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_第4页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修改稿)孙景坛内容提要:关于荀子的学术性质,古今共有三说:儒家,法家与“自成一体”说。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认真探索。在《荀子》中第一位的概念是“隆礼”,即“礼”是他的思想核心。《荀子》中也讲“法”,但始终未将“法”做为其最根本的范畴,所以荀子本质上非法家。荀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儒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二者完全不同;而且,荀子对孟子的“仁政”、“性善”、“天命观”等,都持批评态度,因此荀子也不能为儒家。认为荀子在学术上“自成一体”有一定道理,但对“自成一体”要具体化,否则容易将

2、其说成“杂”家。荀子应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独立学派——荀家。1、司马谈关于百家的划分未将“礼”作为一家不科学;2、“礼”原是春秋时期早于儒、法两家的社会上广为流行的“礼治”;3“礼”只是儒、法两家产生的思想前提;4荀子将“礼”又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使其成了一个有完备理论系统的学说。关键词:礼治仁政礼义礼法六家要旨子产晏子荀子是先秦百家争鸣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家。荀子的学术性质是什么?从古及今理论界一直有争议。荀子自诩是儒,尊孔子、子弓为大儒,讥孟子、子思等是俗儒,韩非在《显学》中称他是儒家儒分为八的一个分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归为儒家。但

3、传统上,思想界的主流观点不承认他是儒家:《孟子》和传说为子思所作的《中庸》都被编入了儒家经典,《荀子》则始终没有这个荣幸;孟子、子思都被请进了孔庙,荀子则一直被冷落在门外。汉唐时期,有人就指责荀子为儒“不醇”(1),宋代朱熹则说他“不识道理”、“杂于申商”(2),二程说他“悖圣人者也”(3)。就是说,他们都认为荀子近法家。现在,有人认为荀子就是法家。还有人认为荀子既非儒家,也非法家,而是“自成一体”。以上三种说法孰是孰非?本文想对此谈点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荀子为法家”之商榷在当前理论界,坚持认为荀子是法家的,主要代表是邓汉卿先生。他在《

4、荀子绎评》一书的《序》和每篇的《析评》中,明确认为,荀子从思想体系上看,与法家相合:如荀况主张“刑无等级”;“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法后王”;“禁暴除悍”等,“以巩固和扩大封建政权”。(4)应当说,邓先生对荀子的这一看法虽有某些道理,但缺乏说服力。如荀子主张“刑无等级”、“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法后王”等,这些都不是法家最根本的观点。“刑无等级”、“无能不官”、“无功不赏”,这是百家争鸣的其他学派包括儒家几乎都赞成的观点;“法后王”,只是人们对法家批评儒家“法尧、舜、禹、汤、文、武”的一种误解,事实上法家也讲“法先王”。如韩非说过:“

5、......此数物者,险世之說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先王之法曰:‘7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作恶,从王之路。’”又说:“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5)不过,法家所法的先王有时比儒家的尧、舜、禹还要古,是尧、舜、禹以前的氏族社会的部落长。如商鞅、韩非都主张“以吏为师”,在解释以“以吏为师”时,韩非说:“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6)即要倒退到“无书简之文”的原

6、始时代,这若叫“法后王”的话,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这里,邓先生回避了一个关健的问题:就是荀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与法家的思想核心一致不一致?或者说,是不是“法”?必须指出,用思想核心来确定某一思想家的学术性质,是近些年来理论界在学术性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突破。这一方法最先由匡亚明先生提出,并应用到了孔子学术性质的研究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今天,理论界都肯定孔子的学说为“仁学”,原因在于承认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这一方法对荀子学术性质的研究也同样适用。邓先生也谈到了荀子的“法”,但没把它当做重点来论述。他认为:“荀况主张强化地主阶级专政,把法看

7、作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法者,治之端也’。但‘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所以他又把‘礼’作为法的辅助工具,‘礼,法之大分也’。”(7)显然,邓先生这里有越俎代庖之嫌。他没有在《荀子》一书中找到较为明确的“以法治国”的字样,只好对荀子的某些论述掐头去尾,牵强附会。如,他先给荀子戴个高帽,“主张强化地主阶级专政”;然后再引出“法者,治之端也”;最后得出“法治为主,礼治为辅”的结论。必须指出,荀子确实谈过“法”,但始终没有将“法”作为独立的治国思想,也没有作为最重要的范畴来阐发。事实上,在《荀子》一书中,最重要的范畴是“礼”。《荀子》一直将“礼”作

8、为政治思想即治国思想来阐发,而且说得非常清楚。如:《王霸》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