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ID:909895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7

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1页
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2页
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3页
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阀板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阀板基槽开挖施工方案一、现场状况:1、本工程为管桩地基,桩顶标高为-3.520米,根据现场观测,自然地坪高出桩顶多则700-800mm.少则200-300mm.2、由于地下水位较浅,经打桩施工及运输后场地积水到处可见,场地多为淤泥,且大多桩内存有积水至桩顶部以上。3、从自生地坪至垫层处,土质多为粉质粘土,又经长时间积水浸泡,再经过管桩施工时机械的碾压,已经变为粘性且坚硬的淤泥。4、桩间距:1.7米-2米。5、进入冬季施工。二、施工要求:1、依据建筑工程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开挖基槽时不得扰动基槽底部原状土,而且不得外力(水平、垂直)碰

2、撞桩身。2、桩顶标高(-3.520米)下227mm为基坑标高。三、施工计划:根据以上情况,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做出以下计划:1、实行人工挖槽,机械运输的方案。由于以上情况,一致认为机械施工不可行,因为机械开挖时需要预留300-400mm自然土人工清理,依照图纸设计,桩顶上需留100-200mm不得机械扰动,要求人工清除4,再者自生地坪标高较低,机械施工量微乎其微,再因为场地地表下为淤泥状,承受不了机械自重和施工压力,机械施工会造成对桩身的破坏。1、计划劳动力30-50人,铁锹40把,雨鞋50双,再因气温逐渐下降,为考虑淤泥的冻层,尚

3、需准备洋镐10把,撬棍10把。2、自卸车配合运输:在9#和10#之间南北间修一条可供运输车辆载重行驶的道路与南侧主路接轨,以便把挖出的淤泥运至指定位置。修路前需将规划好的路线上的淤泥用铲车清除,然后用机械运输钢渣铺100-200mm后进入碾压,方可保障自卸车辆行驶。3、具体安排:挖槽时先从距运输道路较远的一侧开始,横向2米为一排,间距1.5米设置一工人把挖出的淤泥倒至基槽外侧,计划安排此工作面3-5排,然后挖掘机把淤泥装到自卸车上运出,自卸车装载的淤泥量以半车为宜(因场区内地质一经碾压即变为泥泞或橡皮土)。运输车辆需准备10-15辆

4、,挖掘机2台,一台用于装车,另一台用于平整运输出的淤泥。在淤泥堆放处尚需安排工人5名,以清理自卸车上淤泥。一、具体做法和要求:1、积水处理:(1)基槽开挖前先把桩内和地表积水用水泵抽至市政排水管道内,禁止在施工场地随意排放。(2)基槽开挖施工过程中4如果出现积水,在集水坑内安装水泵,同样排至市政排水管道内,为防止淤泥在安装水泵前用多层板做500*500*1000的模板放入坑内,然后把水泵放入其中抽水。(1)基槽开挖时,场地动态水源极有可能涌入基槽内,出现此种现象时,应首先查明源头,让其进入就近管桩内,以便安装水泵排水。(2)抽水时每

5、个水泵派2人,专职人员,日夜看守,以保证积水及时排水,一下下道工序及时进行。1、挖槽要求:(1)根据业主要求,人工挖槽时要把上层的含水率小的泥土分开堆放,分类运输,以便土方回填时使用。(2)挖槽时距槽底(设计标高)留30-50mm自然土(泥)应用平锹小心清平。不得深挖,以免扰动槽低土壤的自然状态,在距桩身200-300mm处,应用铁锹慢慢清除,不得人何处碰撞桩身。2、特殊情况处理:(1)电梯中和集水坑比基槽挖深1400mm和2900mm,考虑现场状况,有出现积水和塌陷的可能。当挖电梯#和集水坑时,应放不低于45°的坡并派专职人员观察

6、地质变化,并用60mm后木板和架杆及时围护,并随着坑深的增加同时进行,采取此可行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根据气候状况,进行基槽开挖施工时既有可能进入冬季施工,基槽内多为淤泥,出现冻层的现象应该较为严重,人工挖槽时应特别考虑4桩身周边的冻层清除,首先应准备撬棍、錾子、大锤等工具,以便把冻层在不损坏桩身的情况下清除掉,在清除桩身周边冻层时禁止碰撞桩身,也不得让冻层挤压桩身,冻层严重处应留在中午前后进行清除。按设计标高完成的应及时进行保温措施,以免地基受冻。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