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

ID:9099489

大小:305.56 KB

页数:125页

时间:2018-04-17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_第1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_第2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_第3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_第4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教师用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专题入门 小说的高考命题点和读文关注点                      ——由文体特点知高考考点一、考纲要求下的大范围1.考纲变化(1)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内容。(2)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能力层级要求中增加了“理解”这一B级的层级要求,相应增加两个新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修订意见”中提出“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的要求。2.考纲解读(1)选文坚持多样化方向,以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为主,国外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为辅。(2)新增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出

2、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可能性会增加,备考时要注意表达主旨的关键句、人物语言中带有暗示意义的语句、比喻象征性的语句等新的命题点。(3)作为“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将可能出现在小说试题当中,如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之后,要求对其进行评价等。(4)传统的题型更趋多样化,更具灵活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故事情节的概括,情节作用的分析,设计情节的手法,叙述、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特点,环境描写的手法,以人物、情节、标题等为切入点的思想意蕴探究等,仍然是小说命题的热点。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改为“必考”的背景之下,这些考点需要考生特别重视。二、文体

3、特点中的热考点高考对任何一种文体的命题角度都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点来命制的,把握住了文体特点也就等于把握住了高考命题的角度和方向。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其要素,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其表达的主题,文体特征非常鲜明。简言之,小说的文体特征由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特征决定了高考在小说阅读上的考点。二者具体关系如下表:文体特点高考考点形象①小说通过描写具有鲜明特点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样的形象具有普遍的代表性。①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如:[2016·全国甲卷T11(2

4、)]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②形象分为主要形象和次要形象,二者互有相辅相成的作用。②形象作用题,如:[2016·全国丙卷T11(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③小说塑造形象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细节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③形象刻画手法题,如:(2015·浙江卷T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情节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①情节概括题,

5、如:(2015·安徽卷T1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②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②情节作用题,如:(2016·江苏卷T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③情节安排讲究技巧,前后情节须做到有机的结合。③情节手法题,如:[2016·全国甲卷T11(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也可理解为形象作用题)环境①小说中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和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6、),时空不同,环境特点也会有所不同。①环境特点概括分析题,如:(2014·重庆卷T15第一问)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②环境作用题,如:(2013·山东卷T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②社会环境能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交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自然环境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起重要作用。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手法十分丰富,它特别注重描写角度的选择和各种表达技巧(修辞、表达方式等)综合运用。③环境描写手法题,如:(2013·全国卷ⅡT11A)小说开篇描写峡谷,着力突出了它的“险”“奇”“静”;对四脚蛇的描写,更是以动衬静,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这

7、些特点。主题①蕴藏于作品所有艺术形象中;②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③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④蕴藏于关键的语句中;⑤蕴藏于标题中。①综合性选择题专项考查,如:(2016·全国甲卷T11-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②探究题,如:[2016·全国乙卷T11(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一题从探究关键语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