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

ID:9099621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7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_第1页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_第2页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_第3页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_第4页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作者:田春来  摘要:通过汉代各家《论语》异文资料的详尽比勘,在文献记载基础上,我们认为郑注是杂糅三《论》而成的,而不属于单纯的某一《论》。郑注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注重礼仪制度的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的具体背景,同其他《论语》注相比,更有助于我们再现历史的孔子形象。  关键词:郑注《论语》;汉代;别家《论语注》;比较  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1-0084-05  何晏《论语集解序》云:“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皇侃《论语义疏叙》云:“

2、建安中(公元196年―200年),大司农北海郑玄,字康成,又就《鲁论》篇章,考《齐》验《古》,为之注解。”《隋书·经籍志》云:“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经典释文·叙录》亦云:“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诸家所记大致相同,由此可知,郑玄《论语》注所用底本为《鲁论》,但同时参考了《齐》、《古》二论。郑玄曾师从马融,马融曾经为《古论语》作注,郑玄有可能也从师学了《古论》。后汉流行包周所注《张侯论》,且为官方通行本,郑氏则糅合《张侯论》与《古论》为一,遂使三家《论语》合流。  陆德明《经典

3、释文》共载郑注异文29事,其中“归”重2事,“饑”、“冕”各重1事。我们将其与何晏《论语集解》所引古注、敦煌郑注残卷、汉石经(据《金石萃编》)相比较,兹列于下:  1.《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文》:“郑作‘拱’。何晏《论语集解》(以下简称《集解》)引包注作“共”(加下划线以示区别)。案:“拱”上古见母东部,“共”上古群母东部。两字在上古都可表示“环绕”义,此用法“共”早于“拱”,“拱”后来取代“共”单独表此义。它们可能有古今字的关系。  2.《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馔”,《释文》:“郑作‘馂’。”《集解》引马注作“馔”。

4、案:上古“馔”床母元部,“馂”精母文部。《说文·食部》:“籑,具食也。馔,籑或从巽。”段注以马作“馔”为《古论》,郑作“馂”为《鲁论》。《仪礼·特牲馈食礼》及《有司彻》注并云:“古文‘籑’,皆作‘馂’。”《说文·食部》“籑”字,段注曰:“《礼记》之字,于《礼经》皆从今文,而皆作‘馂’,疑《仪礼》注当云‘今文‘籑’皆作‘馂’。’”故从“馔”为古论。《说文》无“馂”字。  3.《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释文》:“郑本作‘措’。”吐阿363号墓八/一号作“措”。《十三经注疏》阮校记云:“‘措’正字,古经传多假‘错’为之。”《集解》引包注

5、作“错”。案:“错”、“措”两字上古音同,均为清母铎部。按照文意,“措”为正字。  4.《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释文》:“郑本作‘可知’。”吐阿363号墓八/一号同。《石经》亦无“也”字。  5.《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  《释文》:“郑本作‘主’。”吐阿363号墓八/一号正作“主”。《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同。《集解》引孔注作“社”。案:“社”上古禅母鱼部,“主”上古章母侯部。刘宝楠《论语正义》考证云:“是《古论》作‘问社’,郑君据《鲁论》作‘问主’。”  6.《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释文》:“郑本作‘敌’。”吐

6、阿363号墓八/一号作“适”。案:“敌”上古定母锡部,“适”上古书母锡部。《说文·攵部》“敌”字段玉裁注:“古多假借‘适’为‘敌’。”《说文·辵部》“适”字,朱骏声《通训定声》云:“‘适’,假借为‘敌’。”  7.《雍也》: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释文》:“郑本无‘则吾’二字。”吐阿184号墓一二号残存“则”字,应与何本同。此可证郑注当时已有不同抄本。  8.《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释文》:“郑本作‘宴’。”S6122号作“燕”。阮校记:“‘宴’正字,‘燕’假借字。”案:“宴”、“燕”上古音同,均为影母元部。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

7、注云:“‘宴’,石经为古文‘燕’字。”据此从“宴”为古文。  9.《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  《释文》:“郑本无‘病’字。”P2510号有“病”字。阮校云:“案《集解》于《子罕篇》始释‘病’,则此有‘病’字,非。”今案:“病”字盖因《子罕篇》“子疾病”而衍。  10.《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释文》:“郑或作‘悾悾’。”P2510号作“空空”。《集解》引孔注作“空空”。案:“或作”可见当时郑注别本有同今本者,今P2510号亦可证。按文意,作“悾悾”(诚悫貌)为长。古多有假“空空”作“悾悾”者,如《大戴礼·主言篇》“商悫,女憧,妇空空”、《吕氏春

8、秋·下贤篇》“空空乎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