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

ID:9102027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7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_第1页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_第2页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_第3页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_第4页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原型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圣经》原型解读栗原帅晓,徐娟(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500)摘要:《野草在歌唱》中,玛丽作为白种人,实际上并没有通过她的身份得到真正的优越感。反而在而在黑人奴仆摩西身上找到了她想要追寻的安慰与认同。先知摩西根据《圣经》旧约记载是上帝兴起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领袖。而玛丽的黑仆摩西用他包容的态度与精神逐渐瓦解了玛丽的种族观念,使玛丽不能自持地涉足了种族间的敏感地带。摩西带领玛丽走出了精神禁锢,也让玛丽得到了真正的解脱。本文将从圣经原型与后殖民批评角度来解读黑奴摩西的圣经原型角色,白人玛丽不合常规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关键

2、词:《野草在歌唱》;黑奴;摩西;身份中图分类号:I106.4ArchetypalAnalysisofMoses’BiblicalRoleinTheGrassisSinging1.LIYUANShuai-xiao2.XuJuan(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500,China)Abstract:InTheGrassisSinging.Marycouldn’tsatisfiedherselfwithsenseofsuperiorityonlyby

3、herwhiteperson’sidentity.Surprisingly,sherewardedherselfallthecomfortsandidentificationfromtheblackservantMoses.Moses,theProphetofGod,accordingtoExodusinOldTestamentsofHolyBible,istheleaderofIsraelitewhobroughtthemoutofEgypt.AndMoseswhoasMary’sservant,graduallydisintegrateMary’sracialpre

4、judicewithhistolerableattitude,whichleadingMarysteppedintoaracialsensitivezone.MosessetMaryfreefromherspiritualshackle.ThispaperwillanalyzethearchetypalroleofMoses,thequeeridentityofMaryasawhitewoman,andtherelationshipofthembytheperspectiveofarchetypalanalysisandpostcolonialism.Keywords:

5、TheGrassisSinging;theblackservant;Moses;identity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五岁时与父母移居南罗德西亚,在非洲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这27年,对莱辛来说十分重要。在非洲,她不仅饱尝移民开创生活的艰辛,而且体会到种族问题所引发的仇恨;作为女性,她还感受到婚姻给女性的自由和发展带来的束缚[7]47。她从事过许多种职业,曾经加入过共产主义小组,继而又走向苏菲主义。莱辛身份是边缘的,因为她既不属于“非洲人所拥有的非洲国家,也不属于白人强行殖民的非洲”。这复杂的流放感“使她成为观察者,疏离的位置使她看的更加清楚[7

6、]80。正是由于莱辛双重的边缘身份和坎坷的经历,给她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她的作品以感召力、严肃性以及高度的完整性著称[7]3。2007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她以怀疑、激情和想象力量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7]1。”5《野草在歌唱》出版于1950年,它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包含了莱辛后来作品中的许多重大主题,如种族问题,人的生存困境、两性关系和社会正义等,同时也包含了对人物复杂心理的描写,如呈现梦境、疯狂意识等,这些是莱辛创作中最为重要的[7]102。已有研究分别有从叙事策略现代性分析着重该文本的叙述视角变化(向丽华,2007),从众

7、多独具个性的意向刻画,内心独白剖析等,得出该部小说在结构和叙述上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另者有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史忆,2009)与后殖民视角(曹星月,邓慧2010),剖析主人公玛丽悲剧命运的根源。前者,玛丽作为女性是男权话语社会的边缘人。后者则以此说明时代所产生的悲剧是一个社会大背景下的牺牲品。而笔者只对其中三人的悲剧作了简要分析,分析中并没有体现出在后殖民理论分析下白人女性与黑人男性的身份。不免流于俗套的“痛斥南非殖民体系”。其中也有对文本的原型阅读(李正栓,孙燕2009),但是对于玛丽和比自己种族劣蛮的摩西发生关系的结论,我一直不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