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

ID:9103624

大小:6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7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_第1页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_第2页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_第3页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_第4页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的北极政策论析  中图分类号:D812;D829.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1.0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2015年7月通过的新《国家安全法》中,更是把维护极地这一“战略新疆域”的安全任务纳入到了国家安全法中。可见,在全球变暖带来的北极环境变化和新兴经济机会面前,中国越来越重视北极事务。但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却缺乏一个明确的北极政策来指导中国的北极事务。因此,对中国北极政策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一、中国的北极国家利益与目标  利益是政策制定的基础,根据中国在北极的环境、经济和安全等利益,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应该包括:促进北极环保事业的发展,推动北极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等。  (一)促进北极环保事业的发展  北极对中国具有首要的环境利益。北极气候与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森林、水资源、农业生产、牧业、旅游等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息息相关。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北极正在全面变暖。北极理事会和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在2004年发布的《北极气候影响评估》报告指出: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1]。这种迅速暖化的消极影响造成了北极冰

3、雪的加速融化。2014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的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前北冰洋就可能出现9月份无冰的情况[2]。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北极气候变化影响着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生活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北极环境,促进北极环保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北极政策的首要目标。  (二)推动北极利益的公平分配  北极对中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北极地区因其丰富的油气储量被比喻为世界最后的能源宝库。根据2008年7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一份调查表明,北极圈内蕴藏有近900亿桶石油,1670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和440亿桶液化气

4、,这些石油储量达到全球未开采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占的比例更大,达到全球未开采储量的30%[3]。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直建立在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上。从1993年起中国开始从一个石油出口国转变成了一个石油进口国,从2003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位的石油消费国[4]。将北极地区作为中国能源选择的新方向,也将丰富我国能源采购多元化战略的内容[5]。北极航线的开通有利于中国的能源、贸易安全和节省运输成本。目前,中国远洋贸易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横跨太平洋到达美洲西海岸再经过巴拿马运河到达美洲东海岸的跨太平洋航线;一条是经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到达欧洲的地中海航

5、线。跨太平洋航线到达美洲东海岸要经过世界上最繁忙运河之一的巴拿马运河;地中海航线到达欧洲要经过世界海运枢纽马六甲海峡和另一条繁忙运河苏伊士运河。这些运河和海峡的海运能力已经接近饱和且海盗出没频繁,一旦受到恐怖袭击或者遭受海难,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贸易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北极航线的出现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中国可以走西北航线到达美洲的东部港口,走东北航线到达北欧、西欧和波罗的海的港口。这两条航线不仅避开了世界上最繁忙和充满不定因素的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而且穿过北冰洋航行,可以缩短航程,节约成本。如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伦敦的传统航线全程约10500海里,而走东北航

6、线航程约为8000海里,航程缩短约2500海里[6]。  北极的资源和航道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然而,近些年来,北冰洋沿岸国家却试图使本国的大陆架外部界线向外扩张,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利益。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挪威、加拿大和丹麦都已经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外大陆架划界案,其中挪威已经成功获批。联合国一旦同意这些国家的要求,北冰洋的国际公共海底区域将大幅缩小,严重侵犯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公共利益。在航道利用上,加拿大和俄罗斯一直否定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的公水地位,把其视为历史性内水,并通过国内立法来强化这种主张。纵观目前北极的利益分配,都是

7、北极国家占主导,域外国家很少参与,甚至被北极国家所排斥。因而中国和其他利益相关国一起,防范北极国家对北极利益的垄断,促进北极利益的公平分配,也就成为了中国北极政策的另一重要目标。  (三)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  北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著名的地缘政治家亚历山大?德?塞维尔斯基指出,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北冰洋的上空,只要获得对北极上空的控制权,就能获得对欧亚和北美的控制权,从而称霸世界[7]。因而冷战时期,北极就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虽然目前北极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一些北极国家之间海域界限尚未划定、大陆架归属尚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