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

ID:9105401

大小:11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4-17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_第1页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_第2页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_第3页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_第4页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足: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满足感到已经足够了)乐1高兴;喜悦:快~,~事,~观,~滋滋。2喜欢;很愿意:~意,~此不疲,津津~道,喜闻~见。3笑:可~。大家都~了。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了。4.喜悦;愉快1欢喜,快活;快~。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施。4. 笑:这事太可~了常1.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2. 时时,不只

2、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知足者常乐知足者常乐欲望无止境,如果任其膨胀下去,必将后患无穷。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讲的是知足常乐的道理。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说的也是知足常乐的道理。知足常乐,可以说为每个人所熟知,但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日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知足者才能常乐。"人心不足蛇

3、吞象",人有了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高兴不起来。贝蒂·戴维斯在她的回忆录《孤独的生活》中曾写道:"任何目标的达到,都不会带来满足,成功必然会引出新的目标。正如吃下去的苹果都带有种子一样,这些都是永无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乐的秘诀,否则将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有一个人,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千元大钞,他得到这笔意外之财以后,总是低着头走路,希望还能有这样的运气。久而久之,低头走路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若干年后,据他自己统计,总共拾到纽扣近四万颗,针四万多根,钱则仅有几百

4、块,可是他却成了一个严重驼背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没有好好地去欣赏落日的绮丽、幼童的欢颜、大地的鸟语花香。不知足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而且能搅乱你的内心世界。你的自尊,你的原则,都可能在贪心面前垮掉。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人的欲望如同黑洞一样,没有填满的时候,任由其膨胀,则会由此生出许多烦恼。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们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那么一切不平之心也许就会安宁。我们不妨抱一种"比下有余"的人生态度。有这

5、样一个故事:有个青年人常为自己的贫穷而牢骚满腹。"你具有如此丰富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骚?"一位智者问他说。"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对此,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智者又说。"不,我也不能失去双手。"22"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富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道。一个人对事事都感到不知足,是

6、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并不需要主观上的任何功力,因为不知足正是人的欲望的一大特征。所以,不知足是自然的、顺情的,仿佛骑手信马由缰不费力。知足,倒是自觉的、顽强的、坚毅的和勉为其难的。当你步行在街道上看到一辆辆擦身而过的漂亮轿车时,当你身居斗室望着窗外一幢幢摩天大楼的闪闪灯火时,因羡慕、嫉妒油然而生的不知足,无需吹灰之力便不招自至了。而要摆脱这些情绪的纠缠,今晚依然知足地卧床酣睡,明晨照样知足地挤车上班,却是很不容易的事。人生智慧,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人应该体会到自己本

7、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财富了。知足者常乐老子之道: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物的疯狂占有,过分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地耗费精力对生命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对财富和名利的追求不知满足就是错了,贪欲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所以做到适可而止,对我们人生有不可估量

8、的价值。如何看待人生追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名利不能和生命相比,财富也不能和生命相比。老子认为:人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待名利和财富要淡然处之,不可无限制地追求,要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老子所提倡的重生贵己的观点,并不是贪生怕死,这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础上的生,而不是苟且偷生。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贪慕虚华、美名,而要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不可自贱自轻。“甚爱”就是过度地贪爱虚名和地位,其结果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代价。“多藏”就是对财物的过度追求,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