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唐风宋韵第十期

走近唐风宋韵第十期

ID:9107574

大小:3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8

走近唐风宋韵第十期_第1页
走近唐风宋韵第十期_第2页
资源描述:

《走近唐风宋韵第十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走近唐风宋韵第十期张晓耕整编阅读寄语:读一读别人对唐诗宋词的畅想与感悟,你也能模仿着写一写吗?千古奇冤,江南一“岳”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一一位世纪老人著名作家冰心在她89岁(1989年)高龄写下的《忆读书》一文中这样写道:“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对于学中文的我来说,我常常也会产生一种

2、负罪感,为不能完整记诵许多名家名词而羞愧。读到冰心的这段文字后,在敬佩冰心的坦诚的同时,也有一种为自己的罪过找到了最佳辩护词一样的感觉。记忆的河流原来也会大浪淘沙,在记忆的沙滩上能够存留下来的必然是应该留下来的,那大概就是记忆中的珍珠吧!冰心的记忆中只有这两首宋词像纪念碑一样矗立着,原因是什么?冰心记住了李清照,记住了《声声慢》,或许是女词人的一首词就将人生的无常与失意的况味描写尽了,或许还有同为女性的原因吧!冰心记住了岳飞,记住了《满江红》,或许有一个特殊的因素,即她的特殊的家庭和她的有着特殊身份的父亲。她的父亲作为北洋水师“威远”舰的军官,亲历了中日甲午海战,那一场海战,是中华民族的

3、耻辱,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她的父亲也是在那场中日大东沟决战中泅水“逃生”的。十九世纪末的满清帝国与岳飞所处的十二世纪的南宋初年何其相似!国家积贫积弱,异族不断入侵,君王苟且偷安,官场腐败堕落,志士备受压抑。甲午海战,邓世昌孤军抗倭,落得个血染黄海,为国捐躯;风波亭上,岳武穆精忠报国,结果却含冤饮鸩,报国无门。真是千古奇冤,江南一“岳”啊!二人说“一言兴邦”,谁听说过“一词亡国”呢?或许是为了夸大白衣卿相柳永的诗词的魅力吧,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了柳永《望海潮》中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便坚定了投鞭渡江入侵北宋的决心。历史真的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吗?历史的走向真的就是由那么一两个人物左右

4、的吗?人是一种喜欢追问的动物。人不能使一个历史事实缺少答案,就让这个传说作为众多解释中的一个吧!或者干脆就搁置它,不寻找答案。不过,诗人却永远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偏喜欢向尘封已久的历史提问。当代诗人周涛便是众多的好奇者中的一个,他也有一首绝妙好辞——《这是一块偏心的版图》:若干世纪以来所发生的事情/都在证明这家族的分配不均/多山的北方多高原的北方多雪的北方/用脚掌暖化冰雪却无奈它向东倾注的北方/眼见那河流在南方养育三角洲/却在北方用中原菌生群雄并起的纷争。北方坐在马鞍上透过风扬的黑鬃俯视河水/听远行的商旅带来的秦淮河传说/满地珠宝城廓,十万富贵人家/楼头有红衣女倚栏拨琴低唱/便对这偏心的版

5、图产生妒恨和野心/黄河粗野的浪头就从血脉中腾起。饮马长江从来是一句诱人的口号/游牧者的劳动是战争,追逐水草是天性/奴役人如同奴役畜牲/发起一次战争像围猎一支兽群/但是南方却用一个宫女就解了围/用一曲幽怨的琵琶引去遍野铁骑。在南方水池里依旧游动着红鲤/亭台畔假山旁青翠的竹林不生荒草/凭一江天险守富庶的和平/等五十年后躁动的马蹄又叩响长城/三千年不息的内战证明这版图的偏心/——偌大的中国东南倾斜而失去平衡。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也许永远不会在意诗人的评说,在他们眼里诗人不是疯子就是癫子,难道不是吗?屈原投江了,尼采疯了,海子自杀了。那就不去理会诗人吧!让我们接受事实,铁一般的事实——1142年,

6、绍兴八年的除夕夜,岳飞父子双双殉难风波亭。除夕夜,就是中国的平安夜,平安夜里不平安,除夕夜,就是中国的团圆夜,团圆夜里南宋擎天的楠木却轰然倒下。永远不能恢复元气的南宋,只能用弯曲的膝盖与儿侄辈的礼仪接受北方那个游牧民族傲慢与侮辱。那份沉重,《宋史》记载着,舞榭歌台一折又一折地演绎着。今天孩子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依然弥漫着那场战争的硝烟,街头巷尾的传说也是一张张长了翅膀的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弹拨着那一段段伤心的往事,那样地执拗,那样地不知疲倦。三什么是气冲霄汉?什么是壮志凌云?什么是忠肝义胆?我们常常本能地拒绝辞典的解释,还是读读这首《满江红》吧!燕赵多悲歌,两千多年前的易水之滨,一位音乐家用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悲歌与壮士荆轲赠别,听者无不动容,怒发冲冠。因为整个燕国的安危就悬在那不到一尺的匕首上,正义与残暴的对决就将在那一轴地图上展开。两千多年前,还有一场风云变色的谈判,地点是渑池。它成就了一位貌似文弱的书生,使蔺相如的名字垂于青史。司马迁用他的那支忠实的笔将这戏剧性的场面定格,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怒目圆睁,决心用自己的生命与它玉碎俱碎。问世间谁为英雄?荆轲与蔺相如就是岳飞你心中的英雄,《满江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