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

ID:911100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8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_第1页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_第2页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常识1、什么叫避孕节育知情选择?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是指育龄群众通过参加宣传教育、培训,接受避孕节育信息和咨沟,在了解人口国情和有关政策及法律、掌握常用避孕方法的有关知识和优缺点等基础上,在技术人员和医生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获得优质的避孕和技术服务的过程。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是广大育龄群众应享有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门与计划生育法》都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广大育龄群众要积极参与、以充分享有和运用知情选择的权利、确保所选用的避孕方法更适宜、更有效。2、避孕节育有何意义与

2、好处?避孕节育足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关键性措施。一个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如果不采用避孕措施,在20多年的育龄期内,有可能妊娠—二十次,不知要经受多少次人工流(引)产之苦。不言而喻,避孕节育足减少和防止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引)产、保护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避孕节育是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是调节生育、坚持按政策、有计划的生育、选择最佳生育时机的关键性措施;人们从多生到少生、优生,从没有避孕方法到有10多种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育龄群众朋友,要充分认识避孕节育对自己、对家

3、庭、对社会、对国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坚持避孕。3、什么有时会发生避孕副反应及避孕失败?(1)副反应现有的避孕方法都是经过国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认定有效、安全后才用于人身上的,但安全不等于没有一点副反应;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面,凡仔细看过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人都会发现,几乎每一种药物都有程度不等的副反应,避孕药具也是如此。即便将来科学更发达了,要完全做到没有一点副反应也很难;为保护广大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避孕效果,科研人员正在为预防、减轻现有避孕方法可能发生的副反应而努力,如在"宫内节

4、育器中加入消炎痛等,并正在研究新的避孕方法。避孕副反应发生与否及其程度与个体差异也有一定的关系。使用同一种避孕方法的人,有的可能发生副反应,有的则不发生。(2)避孕失败谁都希望不发生避孕失败,同样难以完全做到,任何一种再理想、再好的避孕方法要想所有使用的人有效率都达到100%,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总有极少数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导致避孕失败,避孕失败与下列闪素有关:选择不当:如选择的避孕方法不适合,或大小、型号(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不适合;使用不当:如短效口服避孕药漏服、放置IUD后未按术后注意事项和随访要求去做;避孕有

5、效率还与避孕药具质量、医牛和技术服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技术水平等有关,有关这方面的因素,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避孕措施的有效率,保护育龄群众的健康。育龄群众朋友,对避孕措施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及失败,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和参与,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孕副反应和避孕失败的发生。4、如何进一步提高避孕节育效果?进一步提高避孕有效率,防止避孕失败,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就育龄群众而言,要坚持做到: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条有关“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的规

6、定;学习、掌握避孕节育的有关知识,在知情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于本人的避孕方法;正确使用;记住术后注意事项。如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一周内不作重体力劳动,两周内不同房、不洗盆浴等;按时参加随访服务,以便及时发现问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5、避孕节育以后为什么要参加随访服务?随访的目的意义在于:了解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如避孕药具等);有否出现避孕副反应及并发症;宫内节育器在宫腔里的位置有否下移、有否脱落;了解避孕效果;根据随访结果,技术服务人员和医生将给予具体指导,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随访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避孕效果,保护育龄群众的健康。育龄群

7、众尤其是广大妇女一定要主动、积极参加。6、男性要主动积极参与避孕节育实行计划生育、选用避孕节育措施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对此都已作了明确规定。要克服计划生育及落实避孕措施仅是女人们(妻子)事的偏见,妻子要启迪、促进丈夫参与并分担责任,努力做到夫妻双方一起学习、掌握避孕的有关知识及共同参与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谁适合、谁方便,准选择;凡妻子对常用避孕方法不适应者,丈夫更要承担起避孕责任;如妻子落实了避孕节育措施,丈夫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体贴与照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