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

ID:9114426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8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_第1页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_第2页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_第3页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_第4页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于淼: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战略高地  感谢刚才两位企业家就个人成长和事业给大家做的汇报。我只是想通过我的先容,使大家对人才特区这项工作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今天非常兴奋作为主办方之一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先容,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中国人才发展战略高地。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先容一下,第一个是为甚么要建?第二个是怎样建?第三个是目前进展。第四个是未来目标。  各位专家,同道们、朋友们。  非常兴奋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关村人才特区--构筑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地》。  一、建设人才特区,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30多年前,在中心的正确领导下,

2、深圳、厦门等沿海地区创办了经济特区,率先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先行探索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后,在中心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北京市鉴戒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建设人才特区,通过在特定区域,实行特殊政策、构建特殊机制、搭建特殊平台,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依托科技人才上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一条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道路。  第一,建设人才特区是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持。国家中长时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核心是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

3、局,实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剂、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目前,我国人才总量约为1.14亿人,主要劳动人口受太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2%,人才贡献率为18.9%。预计到2020年,人才总量可以到达1.8亿人,居世界首位,主要劳动人口受太高等教育的比例增长为20%,人才贡献率提升到35%。要实现宏伟目标,就必须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动。建设人才特区,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率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全面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大胆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全面改革作必要预备,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动力。  第二,建设人才特

4、区是北京加快建设中国特点世界城市的战略选择。成功举行奥运后,北京市进进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2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转化奥运筹办的理念,确定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中国特点世界城市的目标,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宜居之都”。高端人才大量聚集是世界城市的明显标志,也是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要素。建设人才特区,有益于直接聚集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发展科技智力型经济,

5、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托高端人才资源的高效活动,加强国际技术转移,增进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的流通,引进海外的科技、智力和创新要素,不断打开北京与世界联系的窗口。  第三,建设人才特区是增进以高端人才为代表的各类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人才、智力资源的密集区。2011年,全市共有各类人才385万人,在京两院院士7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补助的专家3611人,北京地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67人。据测算,人才贡献率到达35%,高于全国均匀水平近16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颁发了《首都中长时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6、》,明确了推动首都人才发展的9项重大任务、12项重点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建设人才特区有益于构成“高端引领、梯队配备、集群发展“的人才局面,以高端人才为重点,带动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构成区域人才的集成上风。通过实施特殊政策、特殊机制,健全人才的发现提拔、教育培养、活动配置、服务管理、鼓励保存等各项体制机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研发和创业机制,充分激起人才的活力,有效地服务于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二、鉴戒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突显人才特区之“特”  经济特区最初发端于沿海地区,探索了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深圳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创造了诸多的全国“第一”。

7、面对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辩,经济特区向传统思想禁区发起冲击,提出了“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口号,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不为定势所困,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巨所惧。可以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建设的根本指针。  经济特区发展对人才特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启发。早在2008年中心“千人计划”启动时,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道就提出要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基地,把基地建设成为出人才、出机制、出成果的人才特区。往年5月13日,中组部副部长李智勇同道率队到中关村进行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