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

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

ID:9116811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_第1页
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_第2页
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_第3页
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天人相应”到王海铭王宝迎康静药中用山西省人民医院辨证论治是建立在从“天人相应”的观点上认识疾病的基础上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推进,人类对于细胞、分子这些微观层面的“天”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屮医学对人类疾病的认识也向微观层面前进丫一步。屮医学逐渐融合了西方医学的知识,从病理生理方而对局部病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辨证论治及辨病论治相结合成为目前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耍手段,是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创新理论之一。为了更好地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运用西药即为中药,简称“西药中用”,运用上述“西药中用”的方法治疗一些危重疾病,

2、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宄及推广应用。关键词: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丙药中用;中丙汇通;目前中医学因其显著的疗效己经闩益受到世界的瞩目。其疗效是因为理论还是中药?显然二者均不可或缺。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医必然要经历以下两个过程:认识人体及辨别病证(理论)-治疗疾病(屮药),尝试分述如下。从“天人相应”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在诸子百家学说空前发展的先秦时代所诞生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也提出了“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均由阴阳二气构成。人所处的吋空决定了人体的功能态,而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功能态

3、密切相关。不同的时空产生不同体质的人群,不同体质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疾病易感性。事实证明中医学的五运六气学说对于流感,瘟疫等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从从“天人和应”的观点认识人体疾病?这里的“天”可以是人文、环境、气候、时空。众所周知,1956年石家庄流行乙脑,蒲辅周老先生师张仲景法用“闩虎汤”,制止了流行。次年,唐山、北京又流行乙脑,蒲辅周先生根据五运六气推测,是年偏湿,加入燥湿药“苍术”而奏效。SARS期间,邓铁涛教授认为癸未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随气温升高,SARS将缓解乃至消失,事实果然如此。因此中医治疗的层面不仅括

4、病灶,还括因病灶而导致的整个机体功能的失常态。举例说明:某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女,86岁,2016年9月8日请中医科会诊,反复发热,痰鸣半年,脑梗死病史、气管切开术后2年余,留置H管1年余,睡眠差,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腻,脉沉弱,西医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半年,体温仍然波动在37.5-38.5°C之间,痰多,化验回报:血象正常,C反应蛋白高达130多,痰培养示多重耐药。中医辨证:患者整体功能衰微,尤以肺脾功能虚衰为甚,气虚痰湿不化,日久蕴而化热发为本病,属于肺脾气虚,痰热阻肺,予益气化痰宣肺通腑治疗,效果满意。具体辨证病位在肺,辨病论治之微

5、观辨证属于瘀热湿毒互结,宏观辨证当属肺脾气虚,痰热阻肺,正如门九章等U1认为证的本质其实就是患病状态下的人体功能状态。综上所述,天人相应是自然界对人体疾病的外在影响,是人类通过对“天”即自然界的认识,取类比象来认识人体及疾病。而人类对于细胞、分子这些微观层面的认识其实同样是对“天”的认识。故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屮医学从病理生理方面对局部病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对疾病的认识向微观层面前进了一步。辨证论治及辨病论治相结合成为目前中医诊疗的重要手段,是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创新理论之一。辨证论治为什么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辨证论治”是屮医学的核心

6、内容,然而“证”的本质是什么?目前对屮医“证”的本质的研宂深入到了细胞因子水平,认为证发生的机制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稳态平衡破坏的结果,是一类细胞因子网络“功能态”失常的病理生理过程m,沈自尹教授认为证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有具体功能网络和调控中心;李德新教授认为证是对内外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所作的病理概括ui。如炎性反应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当人体整体机能正常时,临床上除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

7、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牛.及功能增强等,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证。当人体整体机能很差吋,则局部的反应常很微弱,而变质性变化严重,同时,发热及白细胞增高也不明显,屮医辨证为正虚邪恋,因此机体和细胞的“功能态”失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应该是一致的。单从辨病论治的角度而言,西咲倾向于研宄局部病灶包括细胞的病理学改变,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中医倾向于研宄机体整体的功能态的改变,具体到五脏六腑之气血津液的盛衰。而各个细胞内仍然存在“气血”的盛衰。细胞内运行的是“气”,屮医理论认为“夫百病生于气也”,机体的“病理概括”“整体反应状态”“综合功能态”都是机体“

8、气”的体现in。因此细胞水平的辨证与整体的辨证应该是统一的,辨病论治也应该从属于辨证论治。中医如何将辨证论治及辨病论治相结合?是可以从“气”来入手的。如目前大黄牡丹皮汤为治疗正气充盛者之肠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