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

ID:9117852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_第1页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_第2页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_第3页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_第4页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稻纵卷叶螟性诱电子测报系统试验初报王标谭小平尹丽李忠彩何拥军袁秋生湖盍省植保植检站湖南省汉麦县植保植检站湖南东安县植保植检站湖南省邵阳县植保植检站采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在湖南省3县进行Y稻纵卷叶螟性诱测报试验,比较了性诱监测、田间赶蛾、测报灯诱测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性诱监测的诱虫量、峰期均好于灯诱,且性诱虫量动态与田间赶蛾高度吻合。因此,在稻纵卷叶螟的测报中,性诱可一定程度上取代灯诱和田间赶蛾。但是,性诱电子测报系统的自动计数准确性不到50%,急需改进。关键词:稻纵卷叶螟;性诱;自动计数;王标,农艺师,主耍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E-

2、mail:hnspps@163.com。2017-07-28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6)Received:2017-07-28稻纵卷叶頓(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属鳞翅目頓蛾科,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毎年发生广11代。幼虫为害水稻,吐丝缀稻叶两边边缘,纵卷叶片呈圆简状虫苞,躲藏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下条斑。严重吋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以孕穗期、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m。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趋光性不强,监测难度大。目前监测手段以田间赶蛾为主,测报灯为辅,劳动强度大,费时、

3、费力。昆虫电子测报系统是将性诱剂和电子自动计数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昆虫种群数量监测手段。该系统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的专一性、敏感性,引诱靶标害虫,利用红外线感应检测和智能化电子元件,对进入诱捕器闪的害虫实现自动检测、记荥,并计算单位时间a的总诱虫量,具有实时显示、存储及杳询、USB数据拷贝、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多种功能。该系统己在斜纹夜蛾m、棉铃虫位1的监测中进行了应用,但未见在稻纵卷叶螟测报中的应用报道。为减轻监测调查工作强度、探索新的监测方法,2016年在湖南省汉寿县、邵阳县、东安县开展了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和电子测报系统应用试验,比较分析性诱、灯诱和

4、田间赶蛾的监测效果,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器及其配套的自动计数系统均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诱捕器类型为FMT-螟蛾类通用型诱捕器(钟罩倒罝漏斗式),诱芯类型为PVC毛细管,性诱捕器结构和尺、j诱芯载体和有效成分等参数同《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以1。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1套(S11W-NMT-04/05型),由感应器、接收器、主控器、LCD液品显示屏、数据连接线和外机箱组成,与螟蛾类监测器(自动计数系统专用)配合使用,并选用进口红外传感器及控制芯片,支持U盘

5、导出、手机短信接收等数据传输。对照工具为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赶蛾工具为1.5~2.5m的竹竿,试验点自备。1.2试验方法在湘北汉寿县、湘中邵阳县、湘南东安县连片种植面积大于12hm的双季稻区,选择通风透气、比较空旷的水稻田作为试验田。每个试验点3个性诱捕器,分别相距50m,成正三角形固定安置在试验㈩。每个诱捕器与W边的距离不小于5m。性诱捕器放置高度低于稻株10on(依水稻生长期调整)。3个试验点均在1号性诱捕器上连接电子测报系统,进行自动计数试验,2、3号性诱捕器作为普通性诱对照。其中,汉寿县、东安县的1号性

6、诱捕器中添加含有灭多威的杀虫剂。诱芯20d更换1次。替换诱芯存放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15癈~-5癈),在更换使用前才打开密封包装袋安装在相应的诱捕器上。汉寿县、邵阳县自动虫情测报灯安装在邻近性诱试验区的水稻田边,与性诱捕器相距均大于100m;东安县测报灯因沿用原有安装地点,离性诱试验区10km。每天10:00收集测报灯中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并逐日记录诱虫量。在邻近的和同环境的稻田中利用自备竹竿进行田间赶蛾。每天上午9:00—10:00,用竹竿慢慢拨动水稻植株,目测飞起的稻纵卷叶螟蛾量,赶蛾面积6(T70m,逐日记载蛾量,并折算成每667m蛾量。

7、为便于进行性诱捕量与田间赶蛾量的比较,利用每口单个性诱捕器平均诱虫量与每667m赶蛾量的比值(性诱系数),折算各试验点的每667m赶蛾量。其中,汉寿县、邵阳县、东安县的性诱系数分别为0.39、0.12、0.20。根据试验点当地水稻生育期开展性诱、W间赶蛾和灯诱试验。试验时间:汉寿县6月1日至9月28日,邵阳县5月4日至9月26日,东安县5月10日至9月28日。2结果与分析2.1性诱与灯诱的诱捕量比较从水稻全生育期的诱捕总量来看,汉寿县、邵阳县、东安县3个试验点均为性诱大于灯诱(表1)。汉寿县单个性诱捕器平均诱蛾量(6月1口至9月28口,缺7月9

8、一30日)为687头,测报灯力461头,即性诱为灯诱的1.5倍;邵阳县单个性诱捕器平均诱蛾量(88日至9月26日,8;]8前测报灯故障,没有数据)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