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

ID:9123022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_第1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_第2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_第3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_第4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播学视阈下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一一以“鹿晗效应”为例韦香惠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明星作为注意力经济的产物之一,在近年來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壮大之下,其背后的粉丝群体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在互联网上经历了一系列粉丝群体性事件之后,研宄粉丝群体极化现象具有重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其体的案例入手研宄一类现象,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分析鹿晗恋情公布后粉丝表现,发现其中存在群体极化现象,从而提出关于如何正面引导这一现象的相关建议。关键词:“粉丝”文化;群体极化;媒介发展;沉默的螺旋;选择性接触;2017年10月8

2、口,鹿晗通过微博公布与女星关晓彤的恋情,当天获得46万以上转发量,直接导致微博后台宕机。此后,拥有43万人数的最大粉丝站子(粉丝群体的互联网集聚地)“朝鹿”宣布脱粉。这些日常生活中,情绪性各异的粉丝在聚集在互联网上聚集之后,可以为了偶像利益,迅速形成一个去个性化、容易极化的强人群体。粉丝群体极化己经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现象,背后冇远超于人们想象的丰富意味。1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1.1群体极化概念的界定群体极化,最早是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1961年群体讨论的实验中发现:群体在做决策时,经过群体讨论,个体的意见会受到相互影响

3、,而使得最终的结果呈一致性。塞奇•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时代》中论述了群体极化的作用机制,指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他们糅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木能。他们屈从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的意志则默默无闻。”笔者由此得出群体极化表现在以下方面:价值观受群体影响;决策行为群体极化;群体特征趋同致形成圈层。1.2鹿晗粉丝群体极化的表现1)价值观的群体极化。群体由个体所构成,个体通过自我分类将自己与某一类别群组建立心里联系的过程,之后个体就会在心理上成为这一类别的一员,并与其他同类属成员形成心里群体的关系。

4、其核心是去人格化,表现为刻意与自己从属不同分类的群体保持距离,甚至釆取冷漠与敌视的态度。另一方面,个体通过主观感知将自己判定为某一特定群体中成员,以形成内群组与外群组。基于此所形成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同质性明显加强,形成一个小团体,因此即群体观念极端性也会伴随加剧,最终导致价值观的群体极化。2)决策行为的群体极化。2014年,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授予鹿晗微博“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称号。鹿晗的粉丝群体在互联网集体表达喜爱。同年4月20日生日当天,在微博送上生日祝福的评论数量控制在420万条,七夕时,鹿晗的粉丝发起“1314万封微博

5、情书送鹿晗”的活动,该微博单条的评论量超过了1320万,再次刷新了他们此前亲手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种决策行为经过群体的精心安排、严格操作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群体极化效应。3)粉丝群体的圈层固定。经济学家吴晓波在《知道鹿晗的请举手》一文中提及“鹿晗们”的粉丝现象代表了圈层消费的兴起。过去明星一出名全国皆知,而以鹿晗为代表的新型偶像在较长时间内只流行于特定属性的人群屮,这类有特定属性的群体代表一个个圈层。鹿晗的粉丝群体就是一个圈层,在这个圈层内鹿晗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圈层之外,却鲜为人知。在2017年10月13闩腾讯大数据发

6、布的《流量明星受众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男星受众差异小,粉丝特征趋同,有着相似的阅读兴趣、喜欢的歌手和消费兴趣。正是在这种群体冋质化的影响下,鹿晗的粉丝圈有很强的闪向型,明显的族群特征。2粉丝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学动2.1网络媒介的发展粉丝们利用发达的网络改变了传统的造星模式,他们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创造者,正如詹金斯所说:“粉丝是所有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传统明星制造路线通常是:生产作品一媒体传播一话题营销,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打造人设(明星人物设定)一话题营销一情感投入一媒体传播的新型造

7、星方式迅速流行起来,在这其中,粉丝由明星的“消费者”角色转而成为了“生产者”和“使用者”。目前研究中,粉丝群体普遍被解读成以下两种范式:一为“文化白痴”,他们往往是作为明星的消费者,表现为狂热、冲动和富有攻击性;而另一种范式是“博弈型粉丝”,他们的逻辑是从明星的生产者出发,他们谦逊、隐忍而且谨言慎行。网络时代中,网络是粉丝群体惯用的发声渠道,这对群体极化所包含的两个过程:群体的形成过程和意志的聚合过程起到了极大的加速催化作用。凯斯•桑斯tt最早将群体极化与网络媒介建立联系。在《网络共和国一一网络社会屮的民主问题》屮写道,“在

8、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互联网这一沟通媒介,使得天南海北的粉丝更加方便和快捷聚集到一起,迅速构建了一个群体。在群体内部,互相讨论之后,他们则会增加认同并给群体内每一个成员强大的极力量。多股被强化后的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