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

ID:9123058

大小:12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8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_第1页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_第2页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_第3页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_第4页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程孙继国曹萌赵伟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全高校文科学报研宄会辽宁省高校学报研宄会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沈阳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初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1965年下迁朝阳,又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迁回沈阳,恢复原校名。2002年组建沈阳师范大学。66年来,沈阳师范大学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而“五更校名、六易校址”,办学历程艰难曲折。学报的前进之路也坎坷不平,命运多舛。一、《教学研宄集刊》(1955—1956年)屮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

2、会逐步稳定、经济逐渐向好的形势不,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期刊,陆续创办起来。这一时期,辽宁的期刊达48种,其中高等院校所办刊物有12种。这些高校期刊专业性较强,主要用于学校管理和教学、学术交流,读者群基木定位于木校师生。如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创办了《教学生活》(1951)、《大连工学院学报》(1954),中国医科大学在1950年和1951年先后创办丫《屮国医科大学校刊》《良师益友》和《医大生活》,等等。1955年9月,我校的《教学研宄集刊》创刊。到1956年12月,共出版10期。其中刊登的重要文章有:毛泽东《中国井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3、词》、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有关汉语言文学的论文有:张震泽的《〈史记•陈涉世家〉的人物描写》《〈关雎〉名物图考》、冉欲达的《沦落风尘的人们》、乌丙安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根据地歌谣简论》、吴士文的《关于变〈辞源〉、〈康熙字典〉中的反切为标准音的方法》等。这些文章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提高师生的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学研究集刊》还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刊登了《指导初中一、二年级同学课外阅读的工作总结》《沈阳市第二中学数学教师林杨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等文章。为推动学生的科研活动,还开辟Y“学生习作”专栏(房聚綿.忆沈师早期学

4、术活动[G]//刘屮海,郭成,王立明.弦歌.北京:中华诗词出版社,2011:152)。由于当时还没有期刊管理部门,高校想办期刊就办,不用有关部门审批,所以期刊都是内部发行,文理合刊,没有固定刊期,容量较小,印数不多,同类期刊内容雷同等现象较为严重。在1957年全国范围开展的反击“右派分子”,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左”的路线影响和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下,辽宁省内近120种各类期刊,儿乎全成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纷纷被“砸烂”、停刊。《教学研究集刊》只存在一年多吋间,它

5、在学校期刊发展史上,不应被遗忘,兹记述如上。1970年下半年,周恩来召集当时国务院“出版口”负责人了解情况。1971年3月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这是“文革”幵始后国务院召开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1971年8月160,中共中央对期刊工作作出如下指示:“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恢复和创办一些理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研究、文教卫生、体育等期刊,首先要注意恢复创办工农兵、青少年迫切需要的期刊。属于社会科学方而的期刊,报中央组织宣传组批准,属于文学艺术方而的期刊,报国务院文化组批准,其他方面的期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姜长喜,

6、严学勤,谌纪平.辽宁期刊史(1905—2010)[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236)中央文件下发后,一些停办的期刊陆续复刊,新创办的期刊不断问世。到1972年,全国期刊达194种。辽宁期刊也发展迅速,从1970年前的一种不存,到1971年恢复和新创办期刊已有26种。1976年10月,辽宁期刊总数己有66种,“文革”后期的恢复性办刊出现良好局面。二、《辽一师院》院刊(1970—1976年)从1957年至1969年,学校的期刊出版出现了长达12年左右的空白期。1970年,《辽一师院》创刊(1976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院》),由沈炎负责,

7、1973年孙继国调入。编辑部当时共2人,是院长办公室的下属单位,非独立建制。随着1973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和短训班,编辑部的老教师陆续返IhJ教学岗位,人员流动频繁。先是沈炎调出,王可慎调入负责,李淑玲调入。再后王可慎、李淑玲调出,车树实先调入后又调出,最后编辑部只剩下孙继国一人,开始其长达33年的编辑生涯。从总体来说,《辽一师院》是“文革”后期的恢复性办刊,其政治导向依然是贯彻“左”的路线,对国内政治运动的阐述和解读,以阶级斗争为纲,自然成为这一时期所有期刊包括《辽一师院》办刊的主题,但它毕竞为全校师生发表科研和教学成果提供了一个园地。

8、《辽一师院》开始不定期出版,不久改为季刊。其刊登的主要内容有:1.学习中央文件、批林批孔方面;2.评法批儒、注释法家著作方面;3.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