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

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

ID:9125995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_第1页
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_第2页
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_第3页
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新科技推动台湾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上)韦大成李旭丰早期纺织工业起步台湾光复时,岛内纺织工业十分薄弱,棉纺纱锭仅有8000余枚,织布机数百台,纺织品主要依靠进门。1949年前后,由于大量资本流入台湾,岛A先后建起了华南、大秦、雍兴等一批棉纺织厂。到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棉纺纱锭己发展到12万枚,有织机2000余台。1953年起,台当局开始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计划,把纺织、电力、化肥列为三大优先发展产业。纺织工业利用美国援助资金进口棉花,使纺织业得到较快发展,岛内纺织品供应由紧张趋于缓和。到1961年台湾第三期经济建设计划结束时,棉纺纱锭

2、已增加到41万余枚,纺织品自给有余,开始外销。此后,台当局鼓励纺织品出口,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到1968年,棉纺纱锭发展到70万枚,织机1万余台,纺织品出口15亿美元,占当年台湾出IJ总额的19%,成为当时出U量最大的商品,居台湾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纺织业、化学制品业、机电产业)之首,直到1981年由于电子产业的崛起而退居次席。台湾岛内不生产棉花,因此十分重视合成纤维原料的生产,从50年代中期起,大力建设森林,增加原木生产,为粘胶纤维提供浆粕原料。1957年,台湾中国人造纤维公司引进日木技术开始生产化纤粘胶长丝,19

3、59年粘胶短纤投入生产,1964年该公司又从美国引进锦纶生产技术,1965年中坜涤纶短纤投产。该公司与口本帝人公司合作的华隆公司于1968年开始生产涤纶长丝。台湾塑料公司从日本旭化成公司引进腈纶生产技术的仁武厂也于1968年正式投入生产。至此,台湾形成了腈纶、涤纶、锦纶等主耍化纤产品的生产能力。这一时期台湾化纤生产的特点是规模不大,设备和技术都从外国引进,原料由外国进口,产品全部内销。70年代初,台湾开始发展石化工业,生产乙烯、丙烯、苯、甲苯和二甲苯,为合成纤维奠定了原料基础。化纤工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老厂不断扩建,新厂相继投产,并发

4、展到合理经济规模,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开始外销。1978年出U创汇38.9亿美元,占台湾当年出IJ总额的24%。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国际纺织品市场受到很大影响,竞争加剧,同时由于台湾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工不足,工资上涨,成本加大。面对这些问题,台湾纺织工业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开始重视淘汰旧设备,采用新型自动化纺织机械,以提高质量,减少用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1980年,台湾化纤产量达到63.61万吨。进入80年代以后,台湾化纤工业一面大幅度扩大生产能力,一面注意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19

5、89年生产各种化纤167万吨,聚酯(PET)化纤量产规模居世界第一,纺织品材质也由原来以棉、毛为主转向以人造纤维原料为主。台湾纺织工业一头抓原料生产,发展化纤;一头抓最终成品,发展服装业,使纺织工业形成了一个上下游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89年,台湾共有纺纱设备约500万锭,织机8.2万台,其中无梭织机1.83万台,纺织工业总产值5547亿元新台币,出口创汇103亿美元,成为全球纺织品消费市场的主要供应地之一。促进纺织科技发展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台湾工资高涨、土地昂贵,不适合劳动力密集、厂房占地大的纺织业发展,一些岛A成衣和织布企业相

6、继外移。有资料显示,仅1991一1998年间,台湾纺织、成衣业在大陆投资建厂金额约10.2亿美元,由此极大带动了台湾纺织品对大陆的出口。与此同时,香港、中国大陆、韩国等同类纺织产品的竞争,也对台湾纺织品的出U产生强大冲击。对此,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及纺织工业相关部门推出“纺织工业技术辅导与推广计划”。该计划通过运用台湾主要研究机构和学术单位已有的技术棊础帮助传统工业全面提升技术,并鼓励企业与研宄单位共同投入创新技术开发,在聚高速纺丝、超细纤维、复合纺丝/假捻加工及各种仿真技术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引导了“新合纤风潮”的形成,产见质量得以大幅提

7、)T,出U产见由原先以成衣为主转向成见布料为主。2000年,台湾有纺织企业7500多家,从业人员27.2万人,年产值达到新台币5547.47亿元,占同年台湾制造业总值的6.5%,纺织品出口值约152.17亿美元,占全台湾出口总值的10.3%,仅次于电子类产品与资讯和通讯产品,可见纺织工业在台湾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之后,台湾纺织产业逐步面临岛内化纤产能过剩及自2003年起石油价格飙开影响,导致原先以量取胜及成本优先的生产策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纺织业产值及出门值连年下滑,2002年纺织出门创汇金额(即出门值减去进门值)跌破100

8、亿美元,2007年继而跌破90亿美元,2008年继续下降至82亿美元。2007年韩美签订自贸协议,东盟分别与大陆、韩国与円本等国签订自2010年1月后生效的自贸协议,台湾被排除在外,给岛内纺织外销市场形成巨大威胁。另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