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

ID:9127037

大小:14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18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的实证研究方翰青谭明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宄篋江苏理工学院杂志社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现状,探讨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之间的关系,木研宄采用蒋庆刚编制的“社会公平感问卷”和许慧、贾黎斋等人编制的“心理和谐问卷”对江苏省常州市1000名城市流动人U进行调查分析,其屮有效问卷为646份,有效回收率为64.6%。结果表明:1.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感都较高,高于其中位数;2.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2、,在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来到城市的时间部分维度表现有显著差异,在薪酬和城市居住地则表现为无差异;3.城市流动人U的心理和谐感,在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来到城市的时间、薪酬和城市居住部分维度表现有显著差异;4.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社会公平感对心理和谐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关键词:城市流动人门;社会公平感;心理和谐;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0“城市流动人口心理融入的实证研究”(编号:14YJAZH017),主持人:方翰青社会公平感作为一种

3、主体的主观感受性,指的是社会主体在具体情境中,受教育经历、社会背景和社会阶层不同的影响,对社会公平现象的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判断。心理和谐是社会主体的一种主观意识上的和谐状态,包括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和谐,是指人们在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是否处于和谐状态。城市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志,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被众多领域的学者们所关注,而城市流动人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感等自身的主观态度体验不能被忽视,本研究对城市流动

4、人口的这一主观态度进行研宄,无疑是对城市流动人门进一步的认识并做出一定贡献。对于屮国社会,公平理论主耍探讨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但对个人本身的利益关注较少,而且也比较重视弱势群体。本研宄是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流动人口作为研宄对象,对其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进行调查研宄,探讨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的特点,丰富国内关于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的理论研究,拓展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的研究范围,还可以帮助城市流动人口了解自身的状况,提高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以积

5、极健康的平和心态对待人生际遇,维护自身的公平感与和谐感,也可以为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一、研宄总体设计(一)研宄对象本研宄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长三角地区对1000名城市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为64.6%。详细的被试具体情况见表1。(二)研宄工具1.社会公平感问卷。本研宄是借鉴的是蒋庆刚编制的“社会公平感问卷”,共32题目,采用七分等级评定,反映的是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和弱势公平六个方面公平的感受。采用七级记分制,1代表非常不

6、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不太符合;4代表不清楚是否符合;5代表有点符合;6代表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研宂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向度和建构信度。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2以上,说明本问卷符合测量学统计指标。表1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2.心理和谐量表。本研宄采用的是许慧、贾黎斋等人编制的和谐心理问卷,此量表是在自我和谐量表的基础之上进行研讨编制的。该量表包含认知和谐、情绪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意志和谐、自然和谐和认知和谐七个维度,共有27个题目。采用五分等级评定,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

7、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该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在本研宄中,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以上。(三)研宄程序首先采用的是问卷的初测,确定施测的问卷;其次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到相对应的各个地区进行匿名问卷调査,使用统一的指异语,对于特殊人员采用口头叙述问卷,并如实记录;再次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的问卷;最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四)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一)城市流动人口

8、社会公平感的人口学变量分析1.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公平感总体情况。从表2可知,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均分为4.221,标准差为1.056,社会公平感个因子得分按高到低顺序排列为:程序公平、弱势公平、互动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表2城市流动人U社会公平感各维度总体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在各个维度的平均分都显著高于中位数4,可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