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ID:9128867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_第1页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_第2页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_第3页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_第4页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刘成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身份问题在当代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笔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一研允视角出发,特别是对《沙漠》《奥尼恰》《金鱼》等小说进行深入的研宂和分析之后,不仅能够揭示“逃离”和“回归”等重要主题背后的深刻含义,而且能够凸显作家木人重要的思想倾向和文化心态。白人的面孔,黑人的灵魂,堪称勒克莱齐奥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数十年来,作家用手中的笔不遗余力地构建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关键词:勒克莱齐奥;文化身份;创作倾向;文化心态;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身份与现当代法国文学”

2、(09BWW023)ConstructionofCulturalIdentityinLeClezio’sLiteraryWorksLIUCheng-fuEuro-languagesCollege,ZhejiangYuexiu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Abstract:TheproblemofculturalidentityisverysignificantintheliterarycreationofLeClezio,contemporaryFrenchwriter.Fromthisp

3、erspective,especiallybyresearchandanalysisonhisDesert,Onitsha,FishofGold,wecannotonlyrevealtherealmeaningofthemessuchas“escape”and“return”,butalso,highlighthisimportantthoughttendencyandculturalmentality.ThefaceofaWhite,thesoulofaBlack,canbeatrueportrayalofLeCl

4、ezioinnerworld.Sinceseveraldecades,ourwriteruseshispentobuildwithanall-outefforthisownculturalidentity.Keyword:LeC16zio;culturalidentity;creativetendency;culturalmentality;2008年,瑞典学院在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经对勒克莱齐奥进行过这样的评价:“不断探索的、有着诗意般冒险和感官沉醉的作者,是处在主流文明之下和之外的、人文主义的探索者”。[1]7

5、2确实,从《沙漠》中的拉拉到《奥尼恰》屮的小樊当,再到《金鱼》屮的莱拉,勒克莱齐奥始终追问着令人困惑的文化身份问题,他的作品始终探寻着童年世界以及他的家庭经历。他常常通过“流浪者”的视角,带领我们去领略非洲大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流露出对现代文明的厌恶和反思,以及对非洲原始部落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一、对强势文明的摒弃被誉为“另类的世界公民”的勒克莱齐奥始终关注“主流文明的底部与外部”的人群,惟妙惟尚地描绘出强势的主流文明对弱势的边缘文明的侵略和欺凌,“都市文明人”对外来移民的歧视和压迫,以及现代文化与原始

6、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勒克莱齐奥没冇将矛盾的根源归结于“文明”必然替代“野蛮”的趋势,而是以一种冷静的视角深刻揭示丫所谓先进文明对生态的破坏,以及对人性中质朴、善良与真诚等美好品质的摧残。工业化与城市化无疑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但不可避免地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隔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唯利是图几乎成了“文明人”唯一的追求,城市成了禁锢人们的牢笼。勒克莱齐奥关注的是现代文明与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并在非洲大地找到丫理想的载体。早在一举成名的处女作《诉讼笔录》中,勒克莱齐奥就成功地塑造了

7、一个社会边缘人。主人公亚当•波洛(与《圣经》中的人类始祖同名)抱着对现代文明的强烈逆反心理毅然离家出走。在《战争》中,相互搏杀的双方竞然是人与人自己一手创造的这个空前繁荣的物质世界,惊心动魄的惨烈场面就发生在现代文明的内部。到处是仇敌,却又不见仇敌的身影。现代人都市在勒克莱齐奥的笔下显得那么苍凉。在《沙漠》中,年轻姑娘凯特告别非洲来到法国马赛,等待她的是城市现代生活的凌辱与折磨,最后不得不返回故土,在海潮的伴奏下分娩出一个新生命。在《寻金者》中,主人公亚历克丙历经艰辛,遭遇失败后才真正明白人生最宝贵的并不是作为物质财

8、富的金银,而是深埋于内心深处的故乡和大自然中的海洋和星空。在《乌拉尼亚》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异于两方文化的当代乌托邦,以自然为依托,顺天应地,人与人的关系冋到了本真状态,在那里每时每刻都上演着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模式的对抗,对抗着在美国影响下的现代社会无节制扩张的资本主义势力。然而,对抗的最终结局注定是乌托邦的惨败。“逃离”和“回归”似乎是勒克莱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