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

ID:9131092

大小:119.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8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_第1页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_第2页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_第3页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_第4页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一钟两音的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形态(上)黄大同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宄院一钟两音不仅是先秦青铜乐器制造上的重大发明,也是设计、建构整个曾侯乙编钟音系统、包括其钟体十二音结构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在其受制于大小三度音程关系的限定条件下,周代乐人通过正侧鼓音的十二音名配置和一钟两音的特定组合模式,把以音名呈现的、以单个三音组为十二音结构单元、由宫、徵、商、羽四个原位三音组形成的理论十二音,转换设计成一种以一钟两音为构音单位的钟体十二音结构。在曾侯乙编钟的主体一一中下层甬钟和上层绚纹钮钟上,它是以三钟六音

2、的“一横两纵”或“三横纵叠”组合模式构成的一对三音组为结构单元,由两对三音组结构单元相加而成的六钟十二音结构形态。由此,也产生丫相应的三音组连接规律和音高排列样式。通过一钟两音的研究视角发现,一些几成定论的曾侯乙编钟乐律学前期成果需要重新验证。关键词:曾侯乙编钟;一钟两音;三钟六音;六钟十二音;三音组;结构;形态;曾侯乙编钟的每一件钟都有标明音名的正、侧鼓音,每一件钟的正、侧鼓音音程关系不是大三度就是小三度,而有如计量事物的标准量,每一个大三度或小三度音程都是其音系统的一个基木构音单位。通过统计发现,在全部的M件甬钟、钮

3、钟(楚王所赠的一件缚钟除外)之中,有58件两音钟的正侧鼓音音名设计,属于构建十二音结构的类别,只有6件[羽一宫]钟的音名设计是专属构建音阶。本文由此作出判断:第一,周代乐人对曾侯乙编钟十二音结构的设计和构筑,是以一钟两音为其逻辑起点和基石;第二,若要探讨曾侯乙编钟的十二音,一钟两音的视角必不可少。由于除下层的1件[徵一徵曾]大三度钟以外,中下层长枚、无枚和短枚甬钟以及上层掏纹钮钟的一钟两音,所构建的都是六钟十二音结构,只有左侧钟架上层不成套的6件大三度无绚纹钮钟属于八钟十二音结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前者,并把它看成是曾侯乙

4、编钟的主体十二音结构形态。至于后者,我将另文探讨。一、曾侯乙编钟的一钟两音与三音组构建随葬于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1978年。近40年过去了,如今人们早己从惊叹发现曾侯乙编钟的一钟两音这一“闪耀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智慧的一个伟大发明”的激动之中平复多时,然而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乂激起新的涟漪一一曾国一钟两音的创造与使用历史还可追溯到两周早期曾国国君“秔”生前所享用的编钟,它比曾侯乙编钟足足早500余年。1.曾侯乙编钟一钟两音的滥觞2013年,文物工作者在湖北叶家山曽国墓地,发掘了年代约为周昭王之世(前9

5、95—前977)的曾侯狁的墓葬,从中出土了1件馎钟与两对2件组甬钟共计5件编钟。这5件钟中的每一件都具有正侧鼓音,其一钟两音的全部音程为大小三度两类。根据《叶家山Mill号墓编钟初步研宄》一文的测音数据,按其音高顺序排列并以E宫计,第一为馎钟一一小三度B3—D4[徵一商曾],第二与第三为右鼓部无饰纹标记的Mlll:8和Mill:13甬钟一一大三度G—F:[羽一羽角]和E4—G,[宫一角],第四与第五为右鼓部有饰纹标记的Mllk7和Milk11甬钟小三度G4—B4[角一徵]和#C5—E[羽一宫]。尽管以商铙大二度居多到周初

6、编钟小三度为主的一钟两音音程发展过程,说明西周初期编钟的侧鼓音已是当时乐人有意识设计的产物,但由于合瓦体形制的青铜乐钟与生倶来具有两种振动模式和频率,是本身就“能发出两个基音频率声的双音乐器”,并且该5钟腔内平滑,无调音痕迹,因此,若要判断它们宄竟是一种被设计为不参与演奏、仅作为与受击正鼓音共同产生和谐音响的内隐式侧鼓咅,还是一种既与正鼓音共同产生和谐音响,又与其一起参与演奏旋律的外显式侧鼓音,则需其他证据来求证。值得庆幸的是,两件小三度甬钟的侧鼓音敲击部位上标有饰纹,显然,这是其侧鼓音已被当时音律设计者赋予演奏功能、已

7、被纳入音阶的确证。依据这一时期仅对钟模进行加工便可铸出相对准确小三度音程的情况,可推知曾侯秔编钟另两件侧鼓部无饰纹标记的S钟,其形制的形成历史虽早于右鼓部有饰纹的2件钟,但因其铸造年代不会距后者太远,所以它们正侧鼓音之间的大三度音程不会产自铸造阶段的“歪打正着”,而也应是乐匠实现设计意阁的成果。这表明,当时的乐匠已基本掌握通过钟模的调整和规范来实现设计上对一钟两音的大小三度音程要求,并使其音程达到一定音准水平的技术。于是可以推断,曾侯秔编钟正侧鼓音之间的大小三度音程关系,是一种由音律设计与铸造体现来共同完成的事实存在。曾

8、侯秔编钟的一钟两音音列,若包括缚钟,是以徵起始。把它与位于曾侯乙编钟屮层的长枚、无枚和短枚甬钟自徵开始的6件一钟两咅音列进行对照,可看到两者十分相似,即除了曾侯秔编钟音列是四声无商而缺曾侯乙编钟的[商一羽曾]外,前者与后者的5个正鼓音完全一致,而且它们之间有3钟一一[羽一羽角][角一徵]和[羽一宫]的一钟两音全部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