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

ID:9131740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1页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2页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3页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4页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瘘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肛瘦手术106例临床诊治分析马红智杨晨光郭斌曹权(山丙大同同煤集团二医院外科山丙大同037031)目的探讨肛瘘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肛瘘患者的治疗做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低位肛瘘行切除术,高位肛瘘行低切高挂术。遵循不影响或基木上不影响肛门括约功能的原则。结果木组106例肛瘘,98例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92.5%;治愈时间为16〜35天,平均26天;有效6例,无效2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随访期间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6例患者有轻度感觉性肛门失禁,有少许分泌物外溢。结论切除或切开内U是治愈肛瘘的关键,如检

2、查不清内口或定位错误,必然导致手术上的失败;对肛瘘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直接影响疗效和疗程。【关键词】肛瘘手术治疗R论著A2095-1752(2012)10-0068-02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常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中医称为“肛漏”;多发于20〜40岁男性。在我国约占肛肠病的1.67%〜3.6%,国外约占8%〜25%[1]。是肛肠外科常见且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治疗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2]。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了106例肛瘘患者,均施行了手术治疗

3、,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岡中丙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作为诊断标准。本组106例肛瘘患者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16〜68岁,平均43岁,病程4个月〜28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38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22例,马蹄性肛瘘8例。1.2手术方法术前晚服用缓泻剂,必要吋清洁灌肠,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腰麻显效后,充分扩肛,用0.1%碘伏清洁肛管及直肠下段。结合肛门指检,肛

4、门镜检查,探针检查,美蓝试验等,确定主瘘管的走行,内U位置,主管与支管的关系,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主要采用手术方法:低位肛瘘行切除术、高位肛瘘行低切高挂术。1.3术后处理术后保持人便通畅,如人便困难者则适当给予缓泻剂,每天人便后予中药坐浴20分钟,常规运用抗生素3〜5天,每日换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1.治疗结果2.1疗效判定:治愈:肛瘘肿痛流脓症状消失,手术创U愈合良好,肛门括约功能正常。好转:肛瘘肿痛流脓症状减轻,手术创U基本愈合,肛门括约功能正常。无效••肛瘘肿痛流脓症状依然如故。2.2结果本组106例肛瘘,98例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92.5%;治愈吋间为16〜3

5、5天,平均26天。有效6例,无效2例。冇4例患者肛外创面形成死腔,予局部清创敞开引流后自然愈合。有2例复杂肛瘘患者行二次手术后痊愈,另有2例复杂肛瘘患者拒绝再次手术并失访。随访吋间为6个月〜2年,随访期间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6例患者有轻度感觉性肛门失禁,冇少许分泌物外溢。2.讨论肛痿以流脓为主要症状,合并炎症吋伴疼痛,多冇瘙痒症状,冇吋人便吋感到困难,便不尽的感觉;全身症状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奋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因此发病后应积极治疗。患者发生肛瘘后,均不能自愈,肛瘘不能自行愈合的可能原因冇以下几点:(1

6、)内UI继续开放,细菌可以不断侵入;(2)瘘管狭窄弯曲,引流不畅;(3)瘘道周围瘢痕组织多,血液供应不足;(4>瘘道可能存在粪渣、异物,妨碍愈合;(5>外口过早闭合,感染易于复发;(6>继发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等,如无特殊治疗,不可能自行愈合;(7>长期的炎性刺激奋癌变的可能,但发病率不高。因此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是: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减少肛管括约肌损伤,保护肛门功能。在临床治疗中,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3.1内口探查及处理内U部位相当重要,必须找准确,如检查不清内口或定位错误,必然导致手术上的失败。根据哥德索规则(Coodsallrule):患者取截

7、石位,在肛门中央画一•横线,如肛瘘外U位于此线前方,iL距肛缘2.5〜3.8cm以内,则瘘管较直,内U居同位齿线区;如外U位于此线后方,则瘘管弯曲,内U居后中位齿线区。如外口距肛缘超过2.5〜3.8cm,无论外口位居此线前后,则主管均弯向后中位。再结合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一般都能顺利找到内口。如若不然,可运用注入法,注入法分注液法和注气法二种;经典的注液法检查是将一块纱布经肛门镜置入直肠内,从瘘管外口缓慢注入2%的亚甲蓝溶液,取出肛内纱布,如见染色,可证实瘘管的存在和确定内口的部位。注气法为左手食指伸入肛内,右手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