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ID:9131759

大小:79.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_第1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_第2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_第3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_第4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韩春艳滨州学院航空工程学院以滨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本文探讨Y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共建师资队伍、实施项目驱动等方面给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做法,阐述了人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基金:滨州学院教学研宄项目(BYJYZD201214)BasedontheFactorsofOutstandingEngineeringPersonnelTrainingModeResearchWiththeElec

2、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SpecialtyasanExampleHANChun-yanCollegeofAeronauticalEngineering,BinzhouCollege;Abstract:Takingthe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professionofBinzhoucollegeasanexample,thispaperdiscussesthecultivationmodeofexcellentengineeringtalentbasedonuniversity-enterp

3、risecooperation.Fromoptimizingcurriculumsystem,reformingteachingmethods,constructionofteachingstaff,theimplementationofprojectdriven,itgivesspecificandeffectivepractice,andexpoundssomeproblemsintheprocessoftalenttraining,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sKeyword:outstandingen

4、gineeringtalent;trainingmode;university-enterprisecooperation;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多,工科专业在高校所有专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基于此,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国家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m。其中,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关键和必经之路H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滨州学院2006年开设的一

5、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一直积极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十多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木文以滨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从而实现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同时给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其他本科高校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作用的同吋,须进一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实现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滨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济南

6、华恒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无棣利得金融电子器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涉及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诸多环节,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为更好地对接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协会工程技术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我院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调整。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能满足企业方的用人需求。重新设计

7、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整合部分专业基础课内容,以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的全面性,加强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以项目为导向的特点,通过项目设计将相关课程体系系统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2.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深化校企联合培养。采用“3+1”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前3年在学校学习,学生重点完成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最后1年赴企业进行技能证照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按照校企共同制订的课程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

8、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我校负责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