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

ID:9134606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8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_第1页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_第2页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_第3页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_第4页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例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二)[]经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经济史,要联系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相关内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经济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些规律,以及各个不同时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祌,从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经济史[]G633.51[]A[]16746058(2017)04000103资木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调整,是指资木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政策做出的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变革过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2、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经济政策调整。其中,最具迷惑性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而采取的种种改良主义措施。【课程标准】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必修II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第三课,上承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调整,木课的特点是调整的全面性与多样化。岳麓版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较,其特点在于子目按照所有制、经营制、分配制来设置。【教学立意】基于教学内容与教材的设置,将授课内容定义

3、为解决历史难题的三个方法,强调调整的原因,凸显教学主线即探原因、识举措、析利弊,设置“看图片写日记”“个人规划季”“锵锵三班行”,引导学生亲身体会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是战后资木主义国家调整的基本举措,教学难点是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日记回到二战后的历史情境屮,领会二战后的需求;通过讨论得出困扰资本主义国家的三个难题。2.通?"分析材料、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经济调整的举措、优势与局限性。3.通过了解战后的两次调整,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协调的一面,但这些调整只能暂

4、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通过了解战后资木主义经济借鉴社会主义体制的举措,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系,认识到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序幕:“伟大社会”的演说美国约翰逊总统在一所人学中关于“伟大社会”的演说(1964年5月22日):半个世纪来,我们召唤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工业,为的是给所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富足的制度……下半个世纪的挑战就是我们是否有智慧利用那种财富去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以及促进美国文明的素质……在你们这个时代里,我们不仅有机会走向富裕的社会和强大

5、的社会,而且能通向伟大的社会。一一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教师:约翰逊总统“伟人社会”的构想能够实现吗?是怎么实现的?学生阅读材料,追溯“伟大社会”构想的内容与产生构想的时代背景。设计意图:约翰逊开启了美国的新时代,他所阐述的“伟大社会”为何“伟大”,以此疑问吸引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史学研宄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一一基于社会转型的视角”(项目编号:2016YQJK022)研究成果。二、历史“症状”与解决手段(一)历史“症状”[看图片写日记]假设你是当时的美国人,请用日记形式描写当时的社

6、会状况、人的生存状态或心理活动。教师:从日记中,我们了解了二战后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当时的人,“我”会想到什么?“我”最关心什么?学生:关注二战后考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个难题,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贫富不均,低收入人民o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时代背景,通过撰写日记了解历史难题,引入解决难题的措施一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图片与円记能让学生神入历史,感悟历史,以当时人的心态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通过课堂讨论挖掘历史难题,引发学习动机。(二)对症下药,

7、突破历史难题1.加强监管一一国家干预经济教师:历史具有连贯性,好的改革会成为后来者的范本。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那么凯恩斯的主张以及新政的成功能否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呢?各国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我们带着问题分析以下材料。材料二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內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材料三在发达国

8、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以上材料均选自岳麓版高屮历史教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