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

ID:9134971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_第1页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_第2页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_第3页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_第4页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探讨【】H的探讨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规律,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与62例同期健康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小儿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其绝对值增高,差异具存统计学意义(P〈o.01),淋巴细胞比例及其绝对值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单核

2、细胞绝对值也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小儿的血常规变化情况,可对小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做初步推断。己的信息,如果需耍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变化7671004-7484(2014)-06-3609-02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多为2-3周,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多见于5-15岁的儿童,临床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

3、伴有头痛,咽痛等症状。早期诊断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降低呼吸道外病变的关键,因此对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与62例同期健康小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肺炎支原体感染组: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测均呈阳性,其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1岁-8岁,平均4.5岁,30例患儿因咳嗽伴发热入院,18例因单纯咳嗽入院,11例因咳嗽伴喘息入院,3例因单纯发热入院。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62

4、例儿童,经检查均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及体征,其中,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龄1-7岁,平均4.0岁。1.2实验方法血常规的检测应用深圳迈瑞BC-5380血细胞分析仪,对感染组与健康组小儿均抽取2nd的静脉血,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进行自动分析,将两组血常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应用日本东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亚-麦可II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一般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5、结果与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其绝对值增高,差异具存统计学意义(P〈o.01),淋巴细胞比例及其绝对值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X0.01),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绝对值也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仅有由三层膜组成的胞浆膜,革兰染色呈阴性,胞质内含有核糖体及双股DNA,与其他支

6、原体比较,其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较慢,接种后5-10天才能见到,可发酵葡萄糖产生乳酸并能产生过氧化酶类溶血素。该病原体是导致小儿肺炎及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肺炎支原体可诱导外周单核细胞产生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甚至其他肺外症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参与了病原体入侵后的发病过程,其发病机制有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免疫紊乱两种学说,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会激活大量的T细胞、B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然而因其免疫粘附性及代谢产物的生成均对淋巴细胞造成损伤,致使淋巴细胞表达受抑,B淋巴细胞成熟障碍,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快,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中性粒

7、细胞比例及其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及其绝对值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及丼绝对值增高,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通过研究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规律,可为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可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当患儿合并有细菌感染时,多伴有白细胞计数的增多,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