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ID:9138155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9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_第1页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_第2页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_第3页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_第4页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从比较视野出发,把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稳态社会和游牧流动民族之间的长期互动、亚洲大陆气候地理的多样性等因素纳入思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国家政治形态、文化延续性、乡土中国的低成本自治等的内在逻辑,从而更充分地把握生态文叨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意义。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只有通过补短板、再平衡,全面贯彻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屮央政府逆周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基层政府夯丈乡土基础应对软着陆的能力,冰能使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平稳。中共“十九大”之后,海内外都在讨

2、论关于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一些新提法,木文主要对两者内涵及其相关性做出阐释。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农业文明演化的决定性影响近年來的科学研宄表明,人类社会的变迁主要受到气候冷暖变化的制约。竺可桢是民国时期学业有成的科学家,新中国就任中国科学院的院长,他在半个世纪之前中国人普遍相信“人定胜天”的时候就提出过历史沿革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论断。他提出的朝代周期理论在当时还未得到充分论证,但却被近年来世界上对全球气候暖化高度关注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证明,人们己经研宄出了气候变化的长周期。只要把气候变化周期和人类发展变化周期结合起来就能发现,今天的很多说法儿乎都可以作力“八

3、卦”來看比如说商朝的陷落是因为商纣王宠幸妲己的荒淫无道。那么,历史真实是什么?人类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之中,气候只要变暖,就会导致农耕文明向北扩张;相反,气候只要变冷,就意味着游牧民族全面南下。人类不冋生存方式的向南和向北的移动,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化。农耕文明在亚洲是灌溉农业,人们要聚落而居,需要大量劳动力共同劳作,因此多子多福,安土重迁。这本来不是一个负面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态、生活、生产三位一体的农耕文化存在的方式。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宽阔的草原上一定是移动的,逐水草而居就不能常住。一旦北方变冷,地而冰雪覆盖的时候,北方游牧比族就得全而南下,抢掠农耕民族贮藏的粮食同

4、时还砍人,把地留下来放牧牲口。不过,由草原而来的游牧文化到山边就不走了。中华民族的农耕社会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因为游牧民族南下挤压农耕社会,逐渐向南进入山区,屮原大族举家南迁,进山进沟,躲开了杀戮灾难。所以南方的大姓,如广东的陈姓源于陈县,福建林姓源于林县,都能在中原找到根。客观地看,农业稳态社会和游牧流动民族之间是一个长期互动的过程。每当气候暖化,农业社会也会发生对游牧氏族的驱逐。比如汉武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之后,绚奴部族事实上沿着亚欧大陆往西边去,把欧洲北方部落向西南部不断地挤压,进而西欧北方的曰耳曼人被挤压进入了意大利半岛,成为病入膏肓的罗马帝国火亡的“最后一根稻

5、草”。演化出东西两人文明早期互动的起因,在于气候变化造成南北两大文明的互动从而导致世界发生了结构性改变。这些随着气候变迁研宄而提出的人类历史演变的新假说,仍然需要大量研宄來证明。为什么说气候冷暖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的研宂和生态文叨相关?因为,生态文明本身就是由气候变化所形成的人类社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生态变迁。中国东部的农业如何由原生农业不断拓展,最后演变成了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次生农业?原因就是生态条件:人类最早是在亚洲大陆的两端形成早期农业的生产方式。在亚洲西端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约10000年前形成的原生农业,伴随气候暖化而向欧洲拓展成为次生农业。因为西

6、亚两河流域闹积狭窄,所以形成的是以单一作物小麦为主的食物体系。今天这个世界上,山于西方殖民化扩张,造成整个北美、南美乃至于整个澳洲、大部分非洲,都以小麦粉为主食,其根源就在丙亚两河流域原生的小麦农业。在东亚则是四河流域,即江淮河汉,也可以用“四河文明”的稻、黍、豆、桑四大作物来代表东方对人类农业文明的四大贡献。这主要是因为东方四河流域面积宽广,乂是沿着三级地理台阶而下,且被五大气候带所覆盖,所以东方农业在距今12000年前的起源之初就是多样化的。原生中国的农业品种占全球20-25%。但在向东北亚和东南亚拓展出去的次生农业地区,则是稻米为主。亚洲大陆之所以长期是多神崇拜

7、,多教融合,可能与气候复杂变化之下农业资源丰富,家庭男耕女织种养兼业,村社能工巧匠、十业并举的多元化生存方式相关。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有“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这个陈列馆创办人家里有座小庙,庙里面什么祌都有。这个西南地区的情况,与十多年前在河南看到的情况一致。这些现象说明本来具有多样性的农耕社会的W间信仰就没有西方一元论宗教所具有的那种极端排斥性。长江上游的巴渝山区如此,长江下游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也如此。村内的公园也是什么神都有,耶稣和穆罕默德在农民那里不对立,都同样可爱,这就是与自然界多样性协调一致的农耕文化中的多元崇拜。在亚洲东部儒家文化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