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ID:9138660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_第1页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_第2页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_第3页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_第4页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在经济面临增速下滑、有效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由国家决策层提出的经济改革。其基本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美等国家,其主要是通过刺激需求增长经济。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分析了其实质内涵,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路径。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己[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理论内涵;改革路径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6.080[]F124[]A[]1673-0194(2017)06-0-021供给侧改革的概述2015年下半年伊始,“供

2、给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界一个热点话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其他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务院各部委领导人也一再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其外在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实质是由于供需错配。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现Y连年下滑的现象。在需求侧方的外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萎靡,向海外出U增速连年下降,甚至出现了零增长

3、的迹象,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在低端制造业领域中国不再具备成本优势,导致低端制造向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在内需方面,由于中国的人门老龄化现象,从21世纪第2个十年开始人门结构出现拐点,导致地产销景、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断下降。虽然国家采取了降息降准、加快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等措施刺激需求,但效果不大,投资依然萎靡。消费领域,多个领域产能过剩,产品过剩,但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却极其稀缺,供需明显错配,导致国内购买力不足,海外消费却疯狂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供给侧一端出现了问题,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2供给侧改革理论及其内涵的概述供给侧理论起源于2

4、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英等国经济陷入滞胀,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而产生了供给学派,而起源于美国的供给学派是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中诞生的,是“供给侧”经济研宄的始祖。凯恩斯主义主要注重需求侧的管理,通过利用货币政策刺激需求达到经济增长,其货币刺激需求政策在短期内解决经济滞胀确实有作用,但如果长时间单纯性货币刺激,一味扩大需求而没有生产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导致持续通胀,最终导致经济停滞。供给学派针对这-弊端提出要促进经济真正增长,必须通过提高生产能力,而不能单纯地依靠刺激社会需求。供给侧理论较为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前者主张通过

5、减税方式振兴经济,而后者则主张采用国企改革的方式。里根经济学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总统里根,其理论核心是减税,他在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等一系列措施的“经济复兴计划”,采取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和降低企业所得税率的方式,通过减税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增长,提高企业盈利,促进投资意愿增加。里根经济学实施后获得Y成功,促进Y美国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速放缓的较大压力,我国决策层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与英、美等国当时的环境截然不同,因而不能简单地复制供给学派的经济

6、理论去解决问题。我国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即二者在不同层次的多元叠加,片面地用需求管理处理需求问题或用供给管理处理供给问题绝不可行,单一地利用政府干预甚至计划模式取代市场以治理市场失灵或者用彻底的市场化替代政府去解决,必然会使矛盾更加加剧,必须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工具进行综合治理。“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应的概念。在需求侧主要由号称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出U要素组成,它们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供给侧主要由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组成,决定中长期经济增长率。结构性改革是通过调整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这些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力求最

7、优,以提升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单一地对某一侧改革,而是供给侧要素端和供给侧生产端改革的结合。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侧重点不同,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生?a过剩、有效消费不足决定丫应主要进行供给侧要素端改革。供给侧要素端改革是生产端改革的源泉,它要求关注对供给端各项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促进要素合理配置,增加各项要素的有效投入;要求在生产端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在既定的要素投入下创造更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出,推动产北持续、健康发展。3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路径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抓实问题,其关键在

8、于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因此,我国必须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个方面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