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ID:9140275

大小:60.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_第1页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_第2页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_第3页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湖南省湘潭市建筑设计院,湖南,湘潭,411100)【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深圳等多个城市多次岀现内涝灾害,城市排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2014年10月,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明确了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过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内容、要求、方法。木文主要探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以学习和了解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意义。【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探析1.前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

2、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还具有能吸收,能渗透,能涵养,能净化,能释放的特点。同时,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IX域的积存、滲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2.海绵城市由来及背景首先,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达不到2000m3/人.年,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且我国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体现夏多冬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加上我国河流干涸、污染、断流、湖泊污染以及面积缩小等情况日益严重,城市发展与自

3、然水体的关系呈现出混乱状态。此外由于在城市发展中,没有处理好与自然水系的关系,使得水生态遭到破坏。而在水安全方面,国内多数城市在近一两年内草鱼看海,甚至出现“逢雨必涝”状态,一旦进入冬季、春季大部分地区却有处于干旱状况。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国北京、深圳、武汉、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多次出现城市内涝,对城镇居民生活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以2013年为例,县级以上受灾城市数量达到234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5.4%),与2011年相比,激增了72%,城市受灾人口超过5000万人(伤亡774人),经济损失3146亿元。特别像海南这样的临海城市,其经济损失超过当年GDP的2

4、%,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程度以及人员伤亡都呈现上涨趋势[1】。面对这一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保障水安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II强调: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吋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坚决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高楼、轻绿色”的做法,要求即要注重地下管网建设,也要自觉降低开发强度,保留和恢复恰当比例的生态空间;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

5、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同吋,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雨季是吸水、蓄水、滲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3.1设计方向首先,建筑与小区设计方向,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冇组织的汇流与传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用作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对于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0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灌渠还可以通过城市雨水灌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化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

6、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滲井、湿塘和雨水湿地等。其次,城市道路设计方向,城市道路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境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同吋,低影响开发设施与建筑与小区选择要求一致;对于绿地与广场设计方向,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引入城市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并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灌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提高区域内涝防洪能力。最后,对于城市水系设计方向,城市水系在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及

7、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末端调蓄设施也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水系也是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吋,城市水系设计应根据其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在满足雨洪行泄等功能条件下,实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0标及指标要求,并与城市雨水灌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奋效衔接。3.2设计技术框架海绵城市设计技术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或土地出让环节加强审査),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建设工程规划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