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

ID:9142367

大小:8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9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_第1页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_第2页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_第3页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_第4页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贺绿汀声乐作品旋律音调浅析从旋法特点、调式音阶特点以及核心动机贯穿发展在旋律中的运用三个方面,对贺绿汀先生声乐作品的旋律音调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他是如何精心调动音色、音区、节奏、旋法等多方面的表现手段,去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匕的信息,关键词贺绿汀旋法特点民族风格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旋律大师。如:赵元任、刘天华、黄自、聂耳、冼星海、郑律成……等。在这一时代的作曲家之中,贺绿汀作品的旋律具有鲜明特点和强烈的个人风格。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贺绿汀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大多产生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适逢我国民族解放运动、救亡运动、民

2、主运动形势高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的时期。在这一火热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创作的贺绿汀。始终站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冲突的急流中心,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把艺术触角伸向社会深处,以群众革命歌曲作为音乐创作的主要探索形式,对当时社会群体的主体力量__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斗争生活、思想感情、政治理想,作了深刻的体察和反映。因而。在贺绿汀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丫声乐作品的创作上。他的声乐作品,凝聚了一代人的心声。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一、旋法特点贺绿汀的声乐作品,其旋律具有十分新颖的民族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于赵元任、黄自的民族风格,是

3、一种体现了吋代精祌的民族风格一一既扎根于民族音乐,又大胆吸收新的音调、节奏、调性关系和和声组合,更进一步发展了作品的民族性。总的说来,贺绿汀声乐作品在旋律创作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旋律的创作深深扎根于我国民间音乐的沃土。长期从民间音调中吸取养分,并渗入其旋法特征和旋律音调中,气息相连。血脉相融。从而使作品透射出鲜明的“中国特色”。(1)从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中找寻灵感。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贺绿汀在上海国立音专和武g艺专学习、工作期间,创作了《忆秦娥?箫声咽》、《离思?夜啼鸟》、《恋歌》等作品。歌词多采用古典诗词,旋律多从中国古典歌曲、古典音乐中吸取素材。虽然

4、这些作品大多属于课堂习作,或多或少还保留着几分“学生气”,但其整体风格婉约、典雅。旋律线条流畅自如,艺术处理相对较细致。如例1一1所示:(2)作品旋律直接改编自民歌。在贺绿汀所创作的近二百首声乐作品中,直接由民歌改编的并不多见,大约只占其声乐作品总量的3%至5%,如《丰收(陕北民歌联唱)》、《四季歌》(根据苏南民歌《哭七七》改编)、《天涯歌女》(根据苏南民歌《知心客》改编)、《绣出河山一片春》(云南民歌)、《党的恩情长》(云南民歌)、《东方红》(陕北民歌)等。对于此类作品,贺绿汀选材很严。开掘较深,在旋律色彩、曲式结构以及音乐形象上。都给以大胆发展,表现出他

5、的创造性。(3)根据民歌风格创作。除上述少量直接改编自民歌的歌曲之外。贺绿汀采用民间音调的声乐作品更多的是追求对民歌音调的“神似”一一将脑海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歌旋律加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乐思冲动。最终完成旋律的写作。因此,他的旋律风格充满着浓烈的民歌韵味,但又如他自己所说,完全是“自己的血肉、自己的音容笑貌,一个百分之百的陌生人。”采用我国民间旋法中的传统手法来发展旋律,是贺绿汀在歌曲旋律写作方面的一大特点。如贺绿汀在1938年创作的二重唱《保家乡》,以及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创作的《练兵歌》都使用了我国民间旋法中十分常见的、俗称“鱼咬尾”、“连环扣”的

6、创作方法。它的形态特点是乐句之间首尾同一音或数音的重叠、重复。如下例所示:旋律发展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听者很难说出其与具体某首民歌的直接联系,但又能深切体会到它强烈的民歌风格和浓厚的民族特性。冼星海就曾将《保家乡》列为“创作的民歌”。认为它“是抗战以来一首很好的民歌”。《不渡黄河誓不休》是另一首极具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这首歌采用丫山西民间音乐风格的音调,其旋法有着很浓厚的地域特点。如山西民歌中极有特色的、围绕着主音(徵音)跳进或级进的迂回绕唱:跳进和级进结合的旋法:以及特别重用变宫音等。如下例所示:贺绿汀保持歌曲旋律民族特色的另一常用手法,就是利用某些特殊的

7、旋律活动中心音或是调式变化音的特殊进行,来突出旋律的民族风格。贺绿汀曾在1937年为电影《古塔奇案》创作了插曲《秋水伊人》。这首歌曲有两段歌词,分别描述母亲思念常年在外的丈夫,以及母亲去世后,女儿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歌曲采用五声风格的旋律。加变宫的六声c微调。为Y烘托电影人物思念亲人时寂寥、失落的心境,变宫音并不解决到宫音,而总是级进下行至羽音,最终落在属音上。这种极富特点的旋律进行成为歌曲中十分鲜明的旋律活动中心,有效的营造和增强了剧中空茫、悲凉的氛围。如下例所示:歌曲自第18小节开始。由c微调转至G微调,巧妙地运用升高半音的清角音,变为新调(G微调)的变宫

8、音,且转调后继续采用变宫音的下行级进,既为歌曲带来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