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

ID:9142769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_第1页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_第2页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_第3页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_第4页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加强和改善民生何小峰(贵州省习水县委党校,贵州习水564600)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全面小康之要,民族复兴之木。在充分认识民生及民生问题主要内涵、改善民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生存性民生问题、安全性民生问题和发展性民牛.问题方面探索加强和改善民牛.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民生问题概述;主要内涵;重要意义;重要途径D669A1671-6035(2013)07-0000-02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木问题。中国有句谚语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诸如住房、医

2、疗、教育、养老、就业、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曰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关注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必须面临和正视的课题。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的提岀,彰显了中国井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党的十八大继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全面部署,并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这个问题,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上的量化和倍增目标,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木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的明确信号,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一、民生及民生问

3、题的主要内涵“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木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一一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脊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孙中山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

4、的。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和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民生问题指民众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生活环境、社会安全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吋期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H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

5、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中,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浄的饮用水、呼吸上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总之,民生问题的本质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得到实现。二、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全面小康之要,民族复兴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和改善民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冇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新的历

6、史条件下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我们党从来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党历来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只有如此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二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能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具体的民生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闲人U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重视和努力改善民生,可以使更多民众的购买力显著提高,从而拉动我们经济持续增长。三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的需要。随着改

7、革的深入,我国己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变迁,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活力,同时也带来诸多的矛盾和问题。现在的社会问题大都集中在如: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方面,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至危害到我们社会的安全运行。为保证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要把民生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进行关注。三、加强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系到广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要解决好生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