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

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

ID:9144614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_第1页
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_第2页
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_第3页
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联网RFID系统及其应用浅论郑改成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物联网RFID产生的背景,概念、电子标签的组成;RHD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物联网RFTD的系统架构和工作过程。关键词:RF1D;物联网;电子标签;EPC;系统高层;郑改成(1963-),男,山西永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10-30DiscussionontheRFIDSystemofInternetofThingsandItsApplicationZhengGaichengTheCollegeofI

2、nformation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Abstract:Fromtheangleofpopularscience,thispaperintroducesthesetting,concept,compositionofelectronictag,alsothebasicstructureofRFIDsystem,andthesystemarchitecture,workingprocessoftheInternetofthingsofREID

3、arepresented.Keyword:RFID;Internetofthings;electronictag;EPC;thetopofsystemReceived:2017-10-301背景概述“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将用户端(人)延伸到任何物品,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拉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而RFID正是它们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顾名思义,是用发射出的无

4、线电磁波频率信号来对物体进行识别,获取相关数据,并iL与被识别物体不接触,即可完成信息的快速识别与采集。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并已有了科学的标准体系。可以说物联网是起源于RFID,是与RFID、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品跟踪和信、&共亨_DJ_。RFID是以电子标签来标志某个物品的,标签屮含有电子芯片和天线,形状有卡片型、粘贴型、钥匙扣型、扎带型、手表型等。其特点是抗

5、污损能力强、安全性高、信息存储量大,可无接触远距离同时识别多个物体等[1]。2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从功能上讲,不同应用场合下的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均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和系统高层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电子标签附着在物品上,用于识别物体;读/写器位于电子标签和系统高层之间,其功能有三:1)读取物品信息;2)向物品(电子标签)中写信息;3)向系统高层发送所读取的物品信息,同时传达系统高层的读写命令给物品(电子标签):系统高层用于管理和控制读/写器和电子标签〔1〕。图1RFTD系统功能结具体结构上,

6、电子标签是由专用芯片和天线组成。标签的电子编码(调制后物品的资料信息等编码)就存储在芯片屮;标签的天线用于收集读/写器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读写命令、数据等载波信息),并将标签本身的数据调制后发射出去,供读/写器接收。按供电方式,可将电子标签分为无源、有源和半有源三种。无源标签的能量来自于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耦合后整流为直流进行供电。特点是体积小、寿命长、对环境要求不高,可满足物联网的大多数场合要求,但可靠性较差;有源标签有电池供电。特点是电能充足、可靠性好、信号传输距离远,但寿命短(3~10年)、体积大、

7、成本高,不适于恶劣环境工作;按工作(载波)频率,可将电子标签分为低频(30^300kHz,具体使用125kHz和134.2kHz两种)、高频(3〜30MHz,具体使用有6.75MHz、13.56MHz、27.125MHz)和微波(大于300MHz,具体使用有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o很显然,低频标签作用距离短、存储数据量也少,但成本低,适合于智能家居等室内的静态场合,目前技术也比较成熟;高频标签作用距离较长,存储数据量大,技术也很成熟,也有国际标准,但成木略高;微

8、波标签实际上已进入UHF(超高频)频段,其电磁波束穿透力强、方向性好、速度快,作用距离比低频、高频更远,且读写器能同时对多个电子标签进行操作。但系统造价更高、耗能也更大。微波RF1D系统是目前射频识别系统研发的核心,也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一个规模庞大、物品性质多样的物联网系统应该是有源、无源、半有源和低频、高频、微波交叉组合共同生存的系统Ill。读/写器,又称阅读器(Reader),询问器。是利用射频技术读和写电子标签的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