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

ID:9146767

大小:61.7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_第1页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_第2页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_第3页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_第4页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遗址博物馆设计施工动态调适一一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实录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孟媛,东南人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冇限公司UAL城市建筑工作室建筑师,建筑学。代表作品: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镇江丹徙高新园区信息屮心、丹徒新城科创中心、宣城第二中学扩建等。DYNAMICADJUSTMENTOFSITEMUSEUMDESIGNANDCONSTRUCTION:JINLINGGRANDBAO’ENTEMPLESITEMUSEUMRECORDi遗址公园中轴鸟瞰i缘起金陵大报恩寺是明永乐年间兴建的皇家寺庙,其琉璃塔曾被喻

2、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享誉世界。然而该寺于19世纪中叶毁于战火。2003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原址建设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委托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领衔团队进行丫多轮规划设计。2007~2010年的考古发掘,比较完整地揭露了明代报恩寺皇家寺庙主要建筑和塔殿院落的基本格局,并在始建于北宋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佛顶骨舍利、七宝阿育王塔等震惊世界的重耍文物与圣物。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重要指示下完成了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保护区划,就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及报恩新塔方案进行了两轮国际竞赛。东南大学二拔头筹,又经6轮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最

3、终确定Y遗址公园今天的格局。2原址重建的抉择和挑战遗址傅物馆的选址必须慎重考虑建筑与遗址的关系。为了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减少建设对遗址可能产生的影响,博物馆通常择址于保护区划的建设控制区,与遗址本体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些情况下,出于遗址发掘现场保护和展示的需要,遗址博物馆也会选择结合遗址保护工程原址一体化设计,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就屌于后者。鉴于大报恩寺及琉璃塔在南京城市历史记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考古发掘所揭示明代皇家寺院的宏大规模,我们认识到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着眼于南京城市格局的重要意义,及复原明大报恩寺格局盛况的

4、必要性。岁月变迁,现存的寺院遗址格局己残缺不仝,遗址博物馆选择原址重建正是为了重现明代皇家寺院的完整格局,重塑大报恩寺之于老城南城市格局的重要节点,找回寺院古塔于人们记忆认知的心理坐标。从客观条件考量,紧张的建设用地也不允许择址另建博物馆,而现场遗址虽然分布较广、心地规模较人,但出土的文物数量并不多,土遗址地层信息却格外丰富,这些条件也为原址建设遗址博物馆提供了决策支持。遗址公园北区一期建设范围是大报恩寺遗址保护区划的核心地带,北临秦淮河、南至晨光路、西至雨花路、东至1865园区,规划用地面积约7.5ha。遗址

5、博物馆是遗址公园一期核心工程,是保护和展示大报恩寺遗址及出土文物、展陈相关佛教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图1)。基于遗址测绘成果,遗址博物馆确立了将原报恩寺屮轴序列上的大殿及月台遗址、观音殿遗址等以回填保护的方式露天展示;天王殿遗址、油库遗址、珈蓝殿遗址、法堂遗址、北侧画廊遗址及部分水工遗存纳入建筑室内保护展示;南侧両廊经复原设计后作为室内展陈再现古报恩寺両廊风貌的总体设计框架,并于2013年4月完成了施工图设计U1。国家文物局要求遗址保护应坚持最小干预和可识别性原则,有效保护和展示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新建遗址保护建筑应严格遵守遗址保护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遗址保护与新加物之间的关系。由于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的工程阶段性,以及遗址测绘条件的不确定性,遗址博物馆的设计与建设呈现出区别于一般工程的显著特征,即伴随着施工进程出现的遗址信息变化而不断进行反馈调适的动态过程。在施工阶段,因遗址信息而引发的设计调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新发现遗址引发的调整和遗址测绘信息误差引发的调整。在遗址公园基地内,除金陵兵工厂、雨花商厦、晨光宾馆等近现代建筑之外,多为冋迁居民聚集的简易棚户区,现代建设对表层土壤的干预较少,为遗址保存提供

7、了有利条件。随着博物馆工程土建施工的推进,陆续出土了寺院排水暗沟、礓踏、砖石铺地、砖制古井、部分宋代以来的地层断面等不同朝代、多种类型的遗址(图2)。如何对新发现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将其有机地融入遗址展陈的系统中;如何适时调整博物馆的空间关系及流线组织,尽可能完整而清晰地展示大报恩寺遗址叠压的历史信息,是遗址博物馆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3,4丙北角室内水工遗址延伸至室外5馆序厅施工调整前后平面对比6珈蓝殿东侧遗址展示7珈蓝殿两侧展厅施工调整前后平面对比8珈蓝殿西侧新发现地层断而遗址9珈蓝殿丙侧展厅2施工过程中新发

8、现的遗址部位及设计调整2012年9刀,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奠基开工,博物馆施工自西向东随地形升高逐步推进。博物馆展厅层为钢管柱支承平面管桁架结构体系,随着基础的开挖,原本埋置较深、未被考古发掘的遗址陆续出土,其中一些发现对于增强人报恩寺遗址的可读性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新发现的遗址影响了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布局。例如,馆序厅室内新发现的一段水工遗址,将寺院北両廊西北角的水工遗址与寺院外的香水河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