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

ID:9147209

大小:61.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_第1页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_第2页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_第3页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_第4页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红枣是我国古老而独有的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国外的枣树大多是由中国引入的。我国红枣产量占世界红枣总产量的99%,当前全国枣树栽培面积大约100万公顷,总产量高达400余万吨。而且,红枣是百果之王,营养价值与含糖量极高,枣肉中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不仅如此,每100兑鲜枣中还包含1.2到1.62克蛋0质、0.26克黄酮、50毫克环磷酸腺苷、0.2克脂肪、14毫克钙、23克磷和丰富的维生素。由此可见,食用红枣具存抗病防癌、增强免疫力、养颜美容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而提高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注重提升红枣丰产栽培技术。本文将浅谈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式,并提出个人见解

2、。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己关键词:红枣;丰产;栽培技术;管理方式红枣属于落叶灌木或乔木,有直立或者钩状刺,叶子呈卵形或者长圆形,聚伞花序,开黄绿色小花,存花盘,多蜜,结核果,鲜嫩时为黄色,成熟后呈紫红色,果实呈卵形、长圆形或者球形,味甘甜,果肉营养丰富,除可鲜食外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也供药用。红枣木材坚硬,可供雕刻,或者做家具等。本文将简析枣树优质丰产栽培特点,论述栽培之后的管理措施,并综合探索花期灌水方法。一、枣树优质丰产栽培特点枣树喜暖,适合栽种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半湿润地区,新疆尉犁县昼夜温差较大、光热条件良好,生产的红枣的糖比较高。在选择栽培品种时,

3、应注意选择最佳嫁接苗木,苗木的高度不能低于80cm,并实施高度密集栽种,将株距控制在50到60cm,密度在1000株/667m左右,确保疏密适度的分枝能够在主干上延伸,不培养主枝,只保留二次枝,这样有助于促进红枣丰产。除此之外,在栽培红枣吋,理应综合采用定植和温室栽培法。所谓的“定植”是指枣树在苗圃里生长一两年以后将其移至到固定的地方。在栽种枣树以前需要先行定干,干高在20到30cm,剪除密枝。然后,按照30cm的行距开挖枣树定植穴,为每穴施入20千克的有机肥,混以表层土,再植入苗木,整好土垄,渗入灌溉水源后再次风土,封闭定植穴。需要注意的是枣树植株发根浅,根系生长范围较小的话就不利于枣树

4、的生长发芽,对此问题,需要在土垄边缘铺设滴灌管(切忌在枣苗根部铺设),然后覆盖黑色地膜保墒,并用细土封闭树干处的地膜边缘,提高地温,预防草害发生,促进枣树发芽。在实施温室内栽培枣树时,必须实行高垄定植,覆盖黑色地膜,防止杂草丛生,这样利于保墒,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可以防止水涝灾害,满足枣树的温度需求;进入严冬季节,高垄定植和黑色地膜有利于提高枣树根系周的土壤湿度。二、栽培之后管理探索枣苗定植和播种后,首先做好水肥管理以促进枣树提早成形和结果,第一要注意及时浇水,每7到10天浇一次水,这样有助于确保枣苗成活,促进其快速生长;第二,要结合浇水追施两次尿素,在早期施入10千克尿素和5千克磷酸二铵,

5、等枣苗发芽后,向根外喷洒适量的红糖水和有机混合液;第三,5月份以后,要连续喷洒两到三次300克的葡萄糖酸钙、1000克的天达能量合剂、1000克的有机硅和500克的牛奶混合液,这样可以促进枣苗枝干充实,确保红枣果实的含糖景和营养物;第四,五月中旬以后,在阴雨天时为地面撒生物菌,为毎667平方米施入500到1000克的生物菌土壤改良??,掺入5千克细土,均匀地撒在枣园地面,随机进行耕锄、灭草和灭虫。在整形修剪枣树时,首先要在枣苗植入的第二年保留一个顶穗,使其垂直向上延伸,中心保留3到4枚枣吊,1枚二次枝摘心以及半木质化枣吊生长的枣头,枣头长至50到60厘米高,等其发出2到4节生长点摘心的同时

6、,对第一枚分枝留两节摘心,第二枚分枝保留一节摘心,使其在发生新枣头。当幼苗长成新枣头时,可以将树高控制在140到150cm,枣树的冠径在30到50cm。在嫁接红枣树时,应选择优良品种的枣头,发育健壮、充实,长度适宜和保留两个主芽的砧木和良好的接穗,最后在萌芽前的15天剪除接穗,因为此时的接穗水分和养分极高,嫁接成活率也最高。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治红枣病虫害,每隔7到10天用液溴氰菊酯来消灭枣粘虫、桃小食心虫和枣尺蠖;通过为枣树喷洒适量的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来预防枣锈病;为树冠喷以适量的卡拉霉素和农用土霉素来防止枣树缩果病。三、花期灌水探索研究红枣树的花期管理尤为重要,需要采用喷水和滴灌的方式为

7、枣树提供3到4公斤的灌溉水源,改良排水系统,保持该系统的畅通无阻,降低灌溉废水对淡水资源的污染,可以适当扩大排水系统的平均积水面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排水量,加强排水系统系统的自动化功能,使该系统能够自动清理排水设施中的杂物。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蓄水系统,修建先进的蓄水设施,注重该系统与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有机结合,使蓄水系统能够在花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枯水期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在丰水期能与排水系统相配合及时排出不必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