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

ID:9147862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9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_第1页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_第2页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_第3页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_第4页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标下学生的习作要求。在教学中运用写作共同体方式创建习作环境,进行习作活动,以协作、分享和评价为屮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诱发学生习作动机,让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提升学生自我写作的信心,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O[关键词]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屮图分类号]G623.2[]A[]1007-9068(2017)07-0003-03语文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扩展写作空间、进行个性化写作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一个自由、平等和生活化的写作环境。这样,才能使小

2、学生在知识和环境交互作用下,创造性地完成写作任务。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写作环境的创建者和写作成果的唯一评价者,常常以成人的眼光、知识和经验主导学生的习作过程,对学生作文加以评判。学生处在被接受、被审视、被评判的地位,难以实现自由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切感受的习作目标。学生作文的程式化、成人化现象是这一现状的反映。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个性化写作、创新表达的习作教学冃标。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扩展习作空间的要求,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探讨。在“教”的方面,要求教师将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创建与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的习作教学环境

3、;在“学”的方面,要将学生作文的过程和?热萑诤显谏?活中,让学生真实地表情达意。因此,作文的环境和活动设计是教学指导的关键。小学生的生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教师、同伴和家长为交往对象而形成的一个“场域”。拓展写作空间就要以这个“场域”为背景,以“活动”为纽带,构建写作环境。这是一种写作共同体教学理念。一、写作共同体的内涵写作共同体源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组成,以学习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的团队,成员之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协作和分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共同体是以写作为目标、形

4、成组织化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写作学习结构。这种彼此协作的学习,集泊发性、趣味性、互助性和活动性为一体,符合作学;>J发展的规律。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员之间共同写作、分享阅读、相互评价,不断建构新知。虽然写作共同体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热点,但是很少应用在小学习作教学实践中。那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应用写作共同体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否提升学习的绩效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木研究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索。二、研究过程本次研究以聊城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50个学生为对象。参与实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句子、段落的写作练习,正在学习短篇作文的写作学

5、习。实验时间是一个学期。(一)写作共同体的建立根据学生“组内存差异,组间同结构”的原则,我们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一般有4个人,根据学生以往的作文水平,将好、中、差结合,同时把学生家长和语文教师列入其中,组成写作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要共同完成习作讨论、阅读分享、相互评价等活动。这种方式,从交互理论的角度看,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学生单向交流的模式,形成了教师一学生一家长多维度、多层次交互模式,学生能从更多的交互过程中获益。这样,习作过程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关注的重点从对作文结果向作文过程转变,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习作热情。(二)话题和活动设计作文

6、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好作文是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习作话题要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在研究屮,我们将作话题分为教师命题和学生自主命题两个部分。课堂上的作文以教师命题为主,采用同题异构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师命题的习作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连,做到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如以培养细致观察为目的的“养花日记”系列,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为目的的“班级好作文”系列,以促进学生读书为目的的“好书伴我成长”系列及以赏识交往为目的的“见贤思齐”系列等。学生自主命题习作采用循环日记的形式,话题由小组学生自己选定,可以是生活、

7、学习中的细节记录,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感悟。本次实验教师设计了5个话题作文,学生自主设计的话题有52个。写作共同体的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周星期五下午的作文课,进行命题习作的集体写作。习作课采用学生讨论一写作一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的方式,通过周密的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作文。这样在时间上打破课时界限,拓展了习作的空间。第二种方式是每天的“循环F1记”,这种方式由小组成员循环写日记,由教师、家长和同伴共同进行评价。(三)命题作文活动设计本次实验共进行了5次教师命题习作训练,采用课堂作文形式展开。每次习作课教师都会根据训练目标设计不同的环境和活动,使学生在

8、活动中完成习作任务。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设计了“特殊的考试”的活动。活动通过演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