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

ID:9148840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_第1页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_第2页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_第3页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_第4页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民艺术的民间媒介化传播研究综述昭通学院宣传部云南昭通657000有关文化、艺术与传播学之间的研究在学术界己经多不胜数,传统对于此类研宄的重点在于将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但对于乡民文化的研宄,众多研究也是将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强势的工異对于弱势文化的总改式的传播形式研究。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内容的研究等都是建立在大众媒介的基础之上;伴随着普通大众对于媒介工具的使用的不断扩大,普通个体对于小众范围(乡村)之内的媒介化传播研究显得日益重要。独立个体使用简单媒介工具对传统乡民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媒体对某种文化的传播无论是在传播意图、方式、结

2、果等方面都不一样。目前学术界对于乡民文化的研宄己经有很多,但将乡民文化与传播理论、与媒介运用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木论文的研宄可以将乡民文化的发展与民间媒介的使用关系结合,重点在诸多新媒介作用下对于传统乡民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和保护的套路。一、学术界研究概况(一)乡民艺术研究概况自建国后,乡民艺术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呈现的是以政治思想与艺术观念为指导思想的民间艺术搜集整理;虽然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整理之下将我国的众多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出来,促进了民间文化的发展与研究,但是这种在政治意识影响之下的搜集整理由于指导方法

3、的偏颇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民间文学原有的文化生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2004)指出,该文回应着上个世纪50年代以迄今天对口头文木进行“汇编”的深刻批评,指出以前的彝族史诗整理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格式化”、“二度创作”等;耿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2006)指岀,百余年中国乡民艺术的发展一直在经历着一个“去语境化”的过程,所谓“去语境化”即外在的强势“他者”对中国乡民艺术本源性存在境遇的剥夺。这个强势“他者”在80年代之前的现代性阶段表现为

4、“民族一一国家”的话语,此后则表现为“经济一一国家”的话语,两者构成了百余年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史。在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民俗研究持续升温,各地乡民文化活动呈现出一定的繁荣景象,尤苏是在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的背景之下,但此吋期的乡民文化许多却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发展方式一一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之下的伪民俗。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2006)指出,在这种经济刺激之下,真正的原生态民俗,特别是乡民艺术,则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从而导致的结果是割裂了乡民艺术与民俗生活的血肉联系,使得对乡民艺术的真正阐释无法展开。郭凌燕

5、《经历“非遗”一一鲁中地区一种乡民艺术的当代变迁》(2011)指出,花鼓锣子的产生、发展以及流变都与所处乡土社区有着密切关系。文章从村落社会生活的整体语境出发,探究这一乡民艺术在经历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运动中一些富有意味的变化。在诸多外在环境的影响之下的乡民艺术的发展研宄问题的发现也促使诸多学者在乡民艺术研究中思路的不断转变,学者开始关注乡民艺术的本土化语境的冋归。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2007)指出,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从国家的自我想象(20世纪前半期)一一从民族国家本位到乡土语境的开启,乡民艺术经历了一

6、个被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然后返归乡土语境的过程。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格等译《文化的解释》(1999)指出,研究者要努力从当地人的生活中去解读当地文化的文本,尤苏是要理解他们对于自身文化文本的“理解”,因为每一种社会生活中都必定包含着对其自身的解释。伴随着我国的人类学与民俗学的发展,己经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对于乡民艺术的研究只冇将乡民艺术至于民俗语境中才能真正的理解和阐释。比如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2004),整部书中,如副标题所述,除了介绍传统中国农民的生活,同吋也着眼于外部冲击对村庄的影响,人们虽然在适应,

7、但这种适应是伴随着痛苦的。像平衡化学反应,当一个系数改变,就会形成一个平衡的举动来寻找新的平衡点,但太致命的外来冲突将导致内部的突变,即使是微小的突变将影响全球。从经济角度来研究乡村的变迁,这是更具体的研究农村文化和传统乡村发展的改变,更具说服力;傅谨《草根的力量一一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宄》(2001),作者用文本和田野考察的双重做法,对浙江台州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民间戏班进行了长达8年的随访调查,完成了全区民间戏班的实证研究,通过实地的田野访问,了解民间演出闭体的构成与运作方式,在运行中受到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规

8、律与市场规律、戏剧特定艺术门类发展史等种种制约;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戏班生成与发展的特殊性、不同戏班的构成模式、演出剧0、俗及其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