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ID:9150966

大小:68.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湖南长沙410008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治疗的8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有创动脉压监测,采用动脉留置针穿刺外周动脉,并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仪相连,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在此基础上,对同肢体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对比两组动脉压监测结果,并对比有创动脉压监测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综合评价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

2、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危重患者在有创动脉压监测过程中,无感染、栓塞及肢体肿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可动态监测动脉压,观察动脉压波形变化,评估动脉压变化趋势,有创动脉压监测水平与穿刺部位異有相关性;在有创与无创动脉压监测水平对比上,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同步升高或降低;而有创动脉压监测各穿刺部位的收缩压均高于无创动脉压监测,舒张压接近或低于无创动脉压监测;86例危重患者在治疗期间,其中62例患者出现休克,根据患者的有创动脉压监测结果,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组织灌注量得到显著改善,显著提高收缩压、舒

3、张压,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水平。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可动态、准确、连续反映危重患者的动脉压水平,有利于为评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而提供依据,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避免病情恶化。关键词:危重;有创动脉压监测;无创动脉压监测血压作为危重患者床旁的重要监测指标,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而不准确的血压测量值可导致临床采取错误的诊断及治疗。由于血压可分为静脉压和动脉压,而动脉压是由心脏的泵血与动脉内壁的顺应性而形成的周期性液态压力[1]。对此

4、,动脉压比静脉压,更能反映患者的循环系统状态,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在临床上,动脉压的监测方法主要分为右创动脉压监测和无创动脉压监测;无创动脉压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外周组织灌注不足等因素,进一步闲扰着无创动脉压监测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冇创动脉压监测的安全性逐渐提高,有创动脉压监测逐渐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中,通过提高对动脉压的监测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而提供依据,临床价值较高。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5、。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冋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治疗的8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患48例、女患38例;年龄范围32.9〜68.7岁、平均年龄52.3±2.6岁;疾病类型:外科术后23例、急性创伤17例、重度感染15例、脑血管病13例、呼吸衰竭10例、心血管病8例;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岁,重症监护吋间超过24小吋,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如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排除周围血管疾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

6、知情同意。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有创动脉压监测,采用动脉留置针穿刺外周动脉,并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仪相连,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具体如下:分别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进行穿刺,而桡动脉穿刺需行Allen试验;在常规铺巾消毒后,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触摸穿刺动脉的走向,穿刺针与穿刺部位呈30°〜45°的角度向近心端穿刺,在血液涌出针尾后,进一步置入穿刺管,血液外流通畅则表明穿刺成功,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仪、冲洗装置相连,动态监测患者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波形等

7、,动脉留置针的留置吋间为3〜7d;在此基础上,对同肢体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选取肱动脉,在肘部与心脏同水平的情况下,根据上臂周径调整袖带的宽度、紧度,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cm。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动脉压监测结果,并对比奋创动脉压监测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综合评价奋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2】。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危重

8、患者的奋创动脉压监测结果86例危重患者在冇创动脉压监测过程中,无感染、栓塞及肢体肿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可动态监测动脉压,观察动脉压波形变化,评估动脉压变化趋势,有创动脉压监测水平与穿刺部位具有相关性;在有创与无创动脉压监测水平对比上,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同步升高或降低;而冇创动脉压监测各穿刺部位的收缩压均高于无创动脉压监测,舒张压接近或低于无创动脉压监测;详情见表1。3讨论危重患者常伴冇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紊乱,而血压作为反映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血压是指血液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