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ID:9151580

大小:100.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9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_第1页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_第2页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_第3页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_第4页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其利用研究进展张大才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植物入侵已对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云南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和牛.态系统类型多样而成为植物入侵的重灾IX。菊科是入侵植物中最多的一个科;但0前尚缺乏有关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和利用的报道。云南菊科入侵植物约有86种,入侵的主要机制:云南地形复杂,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为入侵植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这些菊科入侵植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竞争能力、多样化的生态对策及丰富的化感物质,且其天敌缺乏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很多菊科外来植物成功入侵云南。综合利用是治理入侵植物

2、的一种有效措施。云南菊科入侵植物资源丰富,产量高,在医药、饲料、工业原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关键词:馳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利用;研究方向: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入侵植物(invasiveplants)是指通过自然和人类等无意或冇意地传播或引入到异域的植物,通过归化自身建立可繁殖的种群,进而影响侵入地的生物多样性,使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并造成经济影响或损失(马金双,2013)。植物入侵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已经关注到了生物入侵现象,但入侵生物学在我W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有一些零散的研宄(万方浩等,2011)。不当引入外来物种是造成入侵的最主要原因。

3、据调查,入侵中国的有害植物中有58%是为了食用、药用以及园林绿化、农业林业生产等目的引进的(孙富玉,2004;Wangctal.,2006)。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将会增加外来种入侵的机会。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所产生的危害逐年增大,特别是近30年来,这些危害显得尤为突出(何家庆,2012;万方浩等,2009;徐海根和强胜,2011;Vilaetal.,2011)◊例如,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Spreng•含有的化感物质可导致人畜患病,1979年曾造成云南省的52个县几乎成了“无马县”,牛羊数量锐减(刘鹏程,2004)。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一个牧场的马匹因紫茎泽兰诱发

4、哮喘,全部死亡,牛也因无饲草急速减少(张玉娟等,2004)。飞机草EupatoriumodoratumL.的危害导致云南南部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每年要欠收两成以上的粮食(陶川,2012),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散失。云南具有丰富的菊科入侵植物种类。2006年,丁莉等(2006)报道了云南外来入侵菊科植物有23属31种。2013年,马金双(2013)报道,云南入侵植物共有565种,其中菊科入侵植物有55属86种,占云南省入侵植物总数的15.22%,是云南入侵植物最多的一个科。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之首。菊科入侵

5、植物的传播对云南生物多样性造成丫严重的影响,但目前尚缺乏有关云南菊科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及利用方而的报道。本文对该方而的研宂进展进行综述,为云南菊科外来入侵植物的科学管理、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1入侵机制统,急剧地影响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如由緬甸传入的薇廿菊MikaniamicranthaKunth,2005年己在云南德宏州盈江、瑞丽、陇川等地定居并扩散,造成覆盖稻田,攀缘森林树木、果园、竹林及橡胶林等现象。1.2菊科入侵植物较强的繁殖能力菊科入侵植物具有生长发育快、果实数量大等特点,在繁殖上也具有诸多优势,如有效的传播、扩散机制,良好的集群能力,以及不需要特化传粉者等,这些特性有利于其扩大分布面积

6、和占据居住生境,使其快速蔓延,成为入侵植物最多的类群之一(倪广艳等,2014;朱世新等,2005)。研究发现,具有无性繁殖特性,能借助风媒或能自花传粉、自花授粉的入侵植物比需要传粉媒介的入侵植物具有更广泛的分布区(Bartomeus&Vila,2009)。菊科植物的果实为痩果,具冠毛,种子产量高,能够随着气流和风飘扬而广泛传播。如飞机草的每个花序结籽达千粒以上;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L.结实率较低,但其结实量巨大,可形成量大、生活力长的种子库,其花序结构特征冇利于增加异交的机率(郝建华等,2009);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L.所具有的灵活交配机制是其入侵

7、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其结实量大,种子产生迅速且适于传播,也增强了其入侵性(郝建华等,2009)。1.3菊科入侵植物较强的竞争能力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以使入侵植物产生较多子代,但子代的幼茁还需要比许多本土植物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才能快速占据生境而成功生存发展。生长速率是体现植物竞争能力的关键性状,因为生存与繁殖都依赖于生长,高的生长速率与高的光合速率相关(Zhengetal.,2009)。因此,比较入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