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

ID:9152849

大小:51.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_第1页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_第2页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_第3页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_第4页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综述了近年来美国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的进展情况,对取样、定值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进行了简介和分析。关键划: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兑Abstract:ThepaperreportsthenewdevelopmentofreferencematerialforcottonfibermaturitymeasurementsofUSA.Analysis

2、oftheSamplingandCalculationofMaturityRatio,Fineness,andStandardFinenessofcottonfibershasbeenmade.Keyword:Cottonfiber,Maturity,Standardcotton棉纤维成熟度与色泽、断裂比强度、细度、弹性、吸湿、染色等理化性能直接相关,纺织工业一直把成熟度作为棉花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成熟度好的棉纤维能够更好地承受外力作用,而成熟度差的棉纤维容易断裂。因此,从收割到纺纱成线的过程中,成熟度差的棉纤维经过多种机械外力作用后很容易折断,产生短纤维和棉结。短纤维和棉结增多将

3、直接导致纱线缺陷,并降低产量。英国人罗德(Lord)经大量试验[1],在1956年建立了马克隆值和细度与成熟度的乘积之间的经验公式(M?H=3.86Mic2+18.6Mic+13.0),并成为衡量棉花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更是将马克隆值作为棉花结价的依据之一。目前,美国常规棉花成熟度检测主要是采用双压缩气流仪和AFIS系统(AdvancedFiberInformationSystem)的成熟度检测模块,这些检测设备都需要棉花成熟度标准样品进行校准。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美国专家认为罗德的定值方法[2]存在误差,罗德采用氢氧化钠使纤维膨胀,而纤维膨胀度与棉花纤

4、维素的量相关。同时,实验中采用的“切割和称重法”依赖于纤维的长度,只有超过1.5cm的纤维才能被计算。Prakash和hengar[3]的试验指出罗徳方法中重量测量结果比纤维实际重量值高出8%〜10%。伴随对Lord方法的质疑,研究人员开展了很多棉花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技术的研宄,本文仅就美国在棉纤维成熟度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供参考。1标准样品制作研究进展1.1取样技术近年来,对取样方法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取样与棉纤维长度的相关性。美国得州理工大学国际纺织中心(InternationalTextileCenter)在2006年提出了一种取样方法[4],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5、。首先,选取100个棉包,每个棉包选取40个样品进行马克隆值测定、100个样品进行长度和强度测定。再从每个棉包中取出具代表性的样品约30kg,根据国际棉花校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CottonCalibrationStandardCommittee)技术规范[5]将样品混合均匀。然后用梳棉网制作20个子样,子样被人工混合在一起(图1)。对于样品,至少分析500根棉纤维横断面。当样品之间的变异系数CV%平均高于2%时,将制作8组另外的样品,再次分析500根棉纤维横断面。1.2样品测试定值制作纤维横断面:美国农业部南方研究中心(USDA-SRRC)的博伊尔斯顿发明了一种使用

6、甲基丙烯酸酯嵌入的改良的方法[6],制作过程中,棉纤维既不膨胀也不缩短。试剂: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过氧化甲苯酰以60:40:2比例组成的混合物。经过部分聚合(加热温度75QC,40min),成为MBM的原料。试验中还需要预催化剂,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甲苯酰以18:2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嵌入棉花纤维的方法:使用5mL的MBM和lmL的预催化剂溶液混合,将纤维绑在一个细的金属丝上浸到溶液中悬浮。然后将金属丝通过特氟给吸管(1.6mm的内径,0.8mm的壁厚),在样品进入吸管后取走金属丝,见图2。吸管底部用牙签固定,并排出空气,然后用另一根牙签从顶部

7、固定,整个过程在混合液中进行。最后,将填充Y样品的吸管放在UV舱(302nm紫外光源)中照射20min〜30min后,取走特氟纶吸管。样品被再次嵌入第二个特氟纶吸管(内径3.2mm,壁厚0.8mm)。吸管底部用软木塞封闭,吸管内填充满溶液,吸管的顶部也用同样的软木塞封住。再次将样品置于UV舱中使溶液发生聚合反应(20min〜30min)。之后,将样品放在第三个特氟纟仑吸管(7.9mm的内径,0.8mm的壁厚)。底部用软木塞封闭,并将吸管填充溶液,吸管顶部用相同的木塞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