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ID:9153094

大小:71.4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9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_第1页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_第2页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_第3页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_第4页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思考及建议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是《干部任用条例》的法定要求,也是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成为干部监督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督主体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群众监督、同级监督和上级监督,但目前这三方面的监督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有的群众监督意识不强,认为选人用人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上级选干部,组织派干部,党管干部,与己无关”;一

2、些基层群众平时很少主动去了解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干部的真实情况,真正监督起来也很困难;有的同志认为反正监督没有多大的权威与实效,不如不监督,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做形式;有的觉得人轻言微,说了白说,“白说不如不说”;有的碍于情面,怕影响班子团结、怕影响与主要领导的关系不便说也不愿说,缺乏监督勇气;上级由于“千里迢迢”,监督不及时,一般都是反映出问题才去调查解决,平时主动监督少。(二)监督客体的自觉性有待加强监督客体即被监督对象,主要是负责干部选拔的部门及领导。目前有的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原则性不够强,但权力意识很强,监督意识淡薄,听不进不同意见,对他人或组织的监督具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3、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没有把它看成是干部工作原则的具体体现和严格的党内法规,而仅仅看成是一般的过程,至感到繁琐,因而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想方设法变通处理,回避监督。比如,有少数领导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走明、暗两条线,明线走程序,暗线则搞“内定”,往往通过“授意”、“暗示”或者“划线定调”,让组织部门以组织名义进行提名推荐,提出符合其用人意向的干部考察方案,通过“论证式”考察等办法使整个选任过程程序到位使违规行为合法化。有少数领导变相执行制度,使制度难以发挥监督任用,如有的地方执行“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时,先让各位常委对任免意见口头表态,“统一思想”后再进行票决,使票决制成了一

4、种摆设。(三)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监督还有些缺位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程监督还不完全到位,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应贯穿于干部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始终。纵观目前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还有一些“半真空地带”。从监督的时效性看,往往是事后监督多、事前监督少,工作重点多数停留在干部选任工作已基本结束、履行相关手续的阶段。就干部选拔任用的某个程序而言,也有监督不严或难以监督的地方。比如,在民主推荐时,还存在个别拉选票问题。又比如,在确定考察对象时,有的领导不是客观地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而是搞“为我所用”,若推荐票多者正是中意人选,则依据推荐结果定考察对象;若推荐票多者不是所“掌

5、握的”人选,则强调“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弃置一边,这种情况就比较难监督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即讨论决定阶段,就目前的运作方式来说,受到的监督也是比较少。(四)部分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强从当前建立的一些制度看,有的不够规范、全面、系统,有的显得相对滞后,漏洞较多,给心术不正者以可乘之机,使监督机关操作起来不好把握。如“原则上应该”、“原则上不得”等条文,弹性大,随意性强。有的制度只是对干部工作提出正面的要求,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制约措施,实际不易操作,监督起来较难。如对干部的动议提名、酝酿、决定程序和办法等,《干部任用条例》作了原则性、粗线条的规定,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现实中

6、一些人搞“变通”,明里暗里违反《干部任用条例》,恰恰是钻了《干部任用条例》在这些方面的空子。又比如《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指出,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现象。但是如何去发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干部,如何去发现、确定“带病”干部,却是个难上加难的问题,实施起来不容易。(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力度不够强“权力需要监督,但监督更需要权力”,事实上,监督主体即监督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处于弱势地位,有的不敢监督或不愿监督,实则隐含着对权力的推崇与畏惧。目前,一些监督制度对开展监督的合法权益缺乏相应保护措施,使许多干部群众因害怕打

7、击报复,不敢理直气壮行使监督权,一定程度软化了制度的刚性。尤其有的党政主要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力,罗织了层层保护网,凡涉及他们的问题,就难立案,难调查、难处理,群众更是不敢监督,也难以监督。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中消极因素影响,造成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观念滞后1、受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一是“官本位”思想影响。我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虽然随着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