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

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

ID:915460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_第1页
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_第2页
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_第3页
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986例梅毒患者HIV感染情况检测分析  梅毒是慢性性传播疾病,它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胎传梅毒等。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此病毒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发生[1].梅毒和HIV在感染人群和传播方式上有着相似性,很可能会发生共感染。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梅毒患者986例作回顾性分析,对其抗HIV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到我院

2、治疗的梅毒患者986例,其中男327例,女659例,年龄为4d~54岁,平均年龄为32岁。  1.2试验试剂:此次研究中所用RPR试剂产于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TPPA试剂产于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HIV检测试剂产于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并于-20℃冷冻保存,且在24h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初筛检测HIV抗体,初筛检查阳性的患者送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印迹试验用以确诊。患者经初筛检查判定为阳性,且经蛋白质印迹试验确诊为HIV感染者。  2结果  2.1梅毒患者:此次研究共检测986例梅毒

3、患者,其中一期梅毒有182例,二期梅毒有203例,三期梅毒有12例,潜伏梅毒589例。RPR滴度最高值为1:256.确诊为梅毒的有986例,检测出HIV感染的有6例,检出率为0.61%.见表1.  2.2HIV感染患者分析:此次研究中共确诊HIV抗体阳性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54岁,平均(23.47±13.84)岁。1例新生儿,20岁已下的有2例,男1例,女1例。  21~30岁的有2例,男0例,女2例,30岁以上的1例,男1例,女0例。另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HIV感染者共19例,其中男5例,女14例。  2.3

4、梅毒合并HIV抗体阳性患者分析:986例梅毒患者中有6例合并HIV感染,占梅毒感染总例数的0.61%.其中二期梅毒有3例,潜伏期梅毒3例。梅毒患者合并HIV感染占HIV感染总人数的31.6%.  3讨论  当前艾滋病(AIDS)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问题;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发的一种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也正在上升,也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和梅毒,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近几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我院梅毒患者主要为潜伏梅毒,而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相对较少。如今人们的健

5、康意识提高,进行体检的频率增加,潜伏梅毒的检出率因此而增加。根据流行病学,梅毒与HIV感染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2].  梅毒的传染源是显性和隐性的梅毒患者,感染梅毒的患者的皮肤损伤及其分泌物和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感染梅毒后的前2年传染性最强。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产生硬下疳,进入二期后产生梅毒疹,并有全身症状,未经过治疗的显性梅毒感染会发生三期梅毒,此期会造成皮肤黏膜、近关节结节、心血管和神经的损坏。HIV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直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3].感染HIV的患者会出现数周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严重疲乏,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明显,气促、

6、咳嗽,皮肤黏膜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色大斑点,无痛无痒,咽喉部出现白斑等症状[4].  此次研究中共确诊HIV抗体阳性患者6例,检出率为0.61%,其中男2例,女4例。检出的6例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占HIV感染人数的31.6%,由于其配偶感染并传染的有2例。表明部分梅毒患者存在HIV感染,且艾滋病会通过性传播威胁配偶健康,梅毒患者也是HIV高感染人群,医院应当加强梅毒患者检测HIV,加强住院患者HIV抗体及TP抗体检查,是预防梅毒、HIV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