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

ID:9155782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自由”写入执政纲领,并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提出来,这是借鉴世界文明优秀传统上的一大突破。然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自由必定是根植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彰显人民的主体性为其本质特征,实现人的自由全妞发展为其价值理想的自由。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马克思主义DOI:10.15938/j.cnki.iper.2016.06.002G641A1672-9749(2016)05-0007-03自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时期人们

2、对自由的理解冇很大不同,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自由视为核心价值观,他们强调自我突破和个性张扬,其实质是个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观既借鉴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文化,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解读,大多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角度去阐释,极少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去探讨,耍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之内涵,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赋自由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凸显出我国自由观之木真。党中央《关

3、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1],如何正确理解和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内涵,有效回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的挑战,避免走入自由的误区,让g由成为实现屮国梦想的精神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实践是自由的基础实践是自由的基?A。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由的存在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实践与自由是相互阐释的,实践体现了自由的本质特征,自由是实践

4、的目的和结果。首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必然。人的实践是人打破与摆脱外部世界与自身本能的限制束缚的方式和前提,在现实实践活动中,如果人什么也不做,那就什么也解脱不了,意味着其自由无法实现,所以说,人的任何解放都是随着人的实践而发生的,并表现为实践的结果。“自由不在于在幻想屮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呰规律,从而能够冇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这里的“规律”就是马克思所指的“必然”,所以马克思说,“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

5、产物”[3]。马克思阐释了自由的实践特性,人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必然,从而在实践中实现自由。其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改造客观世界。人作为存在者,在根本上不单纯是认识的人,而是一个实践的人。认识为实践提供了根据,认识并非人的最终目的,实践的人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按照必然性来改造,也就是支配外部自然界。当人的需要不能直接满足时,人通过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从而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摆脱了物的束缚,产生一种自由体验。然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的实践水〒,决定着自由能够实现的程度。因此,自由是一个过程,是随着社会实

6、践而不断发展着的。追求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现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屮的自由继承和发展了白由的实践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市场经济的确立,繁荣了经济,解放了市场,实现了经济自由发展,既搭建了实现自由的平台,也奠定了自由实现的物质基础。人们的实践水平,决定着自由能够实现的程度,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行为屮,必然会有力推动自由的进一步实现。实践是自由的土壤,自由是对必然

7、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实践让人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激发人的各种潜能,让人从自然屮解放出来。人的所冇权利和义务皆源自于实践,实践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争得自由的唯一途径就在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必然是根植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人民永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因此真正的自由是彰敁人民主体性的自由。二、体现人民主体性是自由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白由是体现人民主体性的白由。何谓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包含两

8、个方面,一是表现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人的能动性和自为性,二是表现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即主体间性。因此,要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实践主体性,既要求从现实方面去理解,又要求从人的主观和感性方面去理解。从人的主体能动性方面看,自由的价值在于它充分调动了人的能动性。“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5]人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去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在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