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友不如己者辨析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

ID:915579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_第1页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_第2页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_第3页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_第4页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友不如己者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友不如己者辨析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成都610100《论语?学而篇》中“无友不如己者”,历来产生分歧,有三种解释,笔者认为产生分歧的原因有二:一为对“无”和“如”字的解释影响语句的理解;二为从语境上分析,断句的不同,释义大不同。木文结合孔子宣扬的思想和从《论语》原典出发考察,认为没有哪个朋友会在各个方面不如自己,孔子言“三人行,必有吾师”“敏而好学,不耻下文”,才能互相增益,共同进步。关键词: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原因一、历代对“无忧不如己者”的理解《论语》中《学而篇》和《子罕篇》皆记载“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2、,过则勿惮改”,其中《子罕篇》,“无”作“毋”,历来学者对“无友不如己者”解释颇有争议。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是不结交与自己不同类的人;三是没有哪个朋友各方面都不如自己。二、历代对“无忧不如己者”产生分歧的原因(一)对‘無’和‘如’的理解1.‘無’释为同‘毋’讲,‘如’释为‘比得上’的情况宋代朱熹释“無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

3、無益而有损”,认为与不如自己交往的没有好处反而对自己有损害。皇侃在《论语义疏》中云“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则己有H所益之义,不得友不如己,有不如己则己有H损,故云無友不如己者。”康有为从版木学的角度把“无友不如己者”的‘无’从宋刊九经木作‘毋’,从《仪礼?公盘大夫礼》郑注中的观点,“古文‘毋’皆作‘無’”,推测鲁《论》今文作‘毋’,故从此观点,认为Sdsquo;无友不如己者’应为

4、SJsquo;毋友不如己者’,‘毋’有不要,禁止的意思,故认为“人视所〉J,莫严于师,莫亲于友。其居游皆胜己者,不期益而益矣,其居游皆不如己者,不期损而损矣,故夹辅之人当须胜己。”杨扪峻《论语译注》、赵杏根《论语通译》中也持此观点。此外,李零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中的观点是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和胜己者交朋友,子夏深得孔子择友的真传,而子贡偏离了孔子的教导。故《说苑?杂言》言:“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不如己者”。1.&l

5、squo;無’释为同‘毋’讲,‘如’作‘类似,像’意的情况‘無’同‘毋’,禁止义,把SJsquo;如’字理解为‘类似,像’。我们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sqU0;,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长处学习。《四书辨疑》言“如’字不可作‘胜’字说。如,似也。”‘《南北广韵

6、中原韵略》:“‘如’又训‘均’。不如己、如己、胜己凡三等。不如己者,下于己者也。如己者,与己相似,均齐者也。胜己者,上于己者也。如己者德同道合,自然相友。”钱逊认为孔子本意是劝诫弟子要不结交与自己不同类的人作朋友,“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季羡林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句中的‘如’存两个意思,一是‘如同’,而是‘赶得上&rsq

7、uo;o我取前者。”2.‘無’释为‘没有’,‘如’作‘比得上’意的情况南怀瑾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的‘无’不应该作动词的‘无’解,应该理解为‘没宵’的意思,“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脊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

8、个‘毋’字。”从而否定“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我们的”的观点。《论语汇校集释》言:“没有哪个朋友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無友不如己,非拒之也,不恃之以辅吾仁也。不如己,则只能赞我之善,不能摘己微细之失。”此外,鲁迅在《杂忆》中批判那些不和不如己的人交朋友的人,认为‘这样的势利眼,现在的世界上还多得很。’”(二)上下语意理解南怀瑾从文本上下语句出发,认为“‘君子不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