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

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

ID:9156784

大小:62.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_第1页
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_第2页
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_第3页
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李银铃佛山市顺德IX新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木文主要针对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的建设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简要概述了园林楨物景观的设计目标,并详细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建设途径,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0引言住宅小区园林建设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起来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氛围,特别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更是对提高居民牛.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木文就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的建设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1

2、项目概况某住宅小区内保留了一座自然的山体,占地25870m2,是其中最大的绿地空间。山体呈带状,东丙走向,高差为30m,有丰富的植被,但北面因项目开发及前期人为开挖破坏比较严重而形成陡峭的岩壁,亟需整理复绿。2设计目标根据山体现状,利用其独特的自然优势,营造生态绿地,为小区内居民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这也将成为整个楼盘小区的销售亮点。木项目依据山体自然走势,采用岭南山水园林的布局手法,将山和水两大元素有机结合,使水体景观与山体绿化景观一起构成建筑的一部分,为住户创造一个户外休闲娱乐的“后花园空间”。3主要途经3.1地形整理经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后,根据地形的变化进行局部堆山

3、造坡、挖湖修涧。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则尽量利用削坡或退缩增加绿化宽度,使坡度变缓: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则利用挖湖修涧的土方进行堆坡,在平缓中产生起伏变化的节奏感,同时须注意坡度变化要自然顺畅,做到“山不在高,贵有层次”。通过对山体形态、地形变化及绿化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建立模型辅助以直观表达山体综合情况(图1)。再结合山体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图2>,为合理布局成园林绿地提供了数据支持。图2通过剖面分析山体与建筑的关系,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依据地形的走势及坡度的缓急,设计主要分两步。一是以半山位置为源头,以水流、旱溪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园区的主要脉络;溪流自西向东顺势

4、而下,通过多级跌水,汇入山脚的聚水池,最后与会所的泳池景观结合,形成溪涧流水景观(图3>。一是以山顶平台为景观重点,设置观景眺望台,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整理地形设置园路,或蜿蜒盘旋或拾级而上,在园路地形平缓的位置设置休息亭廊、平台坐凳供游人休息。游人随着跌宕的溪流和高低变化的园路行进能感受到自然的野趣和登山的乐趣。图3溪涧依山而下,与会所泳池向融合3.2水体营造溪涧的走向随地形变化而变化,“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冋吋溪涧跌水的动态形式也因地形落差及周边绿化状况而不同,采用瀑布、滚水、暗涌等多种跌水处理手法,丰富了水景的形态。溪涧在蜿蜒中非常注重收放处理,最宽处达到10m,

5、最窄处仅2m,开合有度,体现自然节奏。利用自然山体的优势,设置多级跌水溪涧景观,强化自然趣味。水体随形就势,呈蜿蜒曲折的带状布置;溪涧将平面空间分成两侧向前延伸,曲径通幽,并将园路、平台等其他景观元素联结起来,从而营造了幽邃清静的景观气氛。“江海无风亦波,溪涧有纹亦静”,使人仿佛身临山林野趣之境,在闹中感受自然情趣。蜿蜒的溪流与园路在山体交错,满足了游人在山林中穿行的多种观感需求一一吋而是打开的亲水区域,看到流水缓缓而过;时而在密林中,踏着汀步穿越溪涧,听到林中传来的跌水声。3.3园路景观建设针对本项目山体东西向坡度较缓,南北向坡度较陡的特点,园路以东西走向的山径为主,

6、顺山而上将各区域串联起来。设计吋根据地形标高变化,在山势较平缓的区域少设置园路,预留尽可能多的绿化种植区域,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图4>。从山脚到半山的地形窄而长,针对这个特点设置了石山、溪涧、构筑物等丰富元素,以一条主园路将各元素奋机地联系起来,再通过登山小径(宽2m)连接主要的休息停留平台,解决了主要的通行问题。同吋通过汀步的形式,穿越溪涧,形成另一条游览路线,或近玩或远看,或拾级而上,或穿越溪涧,妙趣横生。从半山到山顶的地形则是横向开阔而纵向较短,照顾到地形的高差,设计为卵石健身径、步级的缓坡环路,可以到达整个山体的最高点,俯瞰四周环境,可以穿越丛林、绕行原有山石,

7、体验野趣与养生康体一举两得。同吋,园路与平台、绿化地形相结合,游人在行走过程中可休憩赏水,可凭栏远眺,也可于林荫下进行健身运动。图4山脊平缓处预留更多绿化种植空间3.4因地制宜,配植植物首先,尽量保护和利用山体原有次生植被。通过现场勘查及模型分析,保留了山体南侧现有长势良好的竹林及丰富的地被,在植物配置中选取了大叶相思Acaciaauriculiformis、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等本地高大乔木,并预留一定宽度的灌木种植区域,既避免了高层住户和低层别墅住户受到视线干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别墅区住户的私密性。其次,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