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

ID:9159141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_第1页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_第2页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_第3页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_第4页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研究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核心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传统的退出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结合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退出现状及相关数据,最终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现阶段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匕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新三板;退出机制:F830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7)015-0-0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简称PE),是以非公开方式向少数投资者募集资金,将所募集的资金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

2、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是指,PE投资机构待被投资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通过IP0、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股权转让活动实现投资变现,获得投资收益,从而结束整个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即“募集一投资一管理一退出一再投资”的循环过程,进而进入基金的下一个生命周期。在整个投资循环中,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是其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核心环节。投资基金的成功退出保证了资本的流动性,使得资本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一生态系统中能循环运动。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探

3、索,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首次公开发行(IP0)IP0这种退出方式是指被投资的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该企业在证券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私人权益转换成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交易的公共股权,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现资本回收和增值。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来看,IP0退出一直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其投资收益最高,一般可达到基金初始投资金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于被投资企业,IP0的退出方式将企业的控制权归还给企业家,维持了公司的独立性。IP0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IP0

4、门槛较高,不仅对Pro-IPO公司的经营规模、获利能力等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退出市场容量有限。二是IP0所需时间较长,上市前期准备工作繁多,上市期间手续比较繁琐,上市之后对于原先公司的股权投资者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禁售期”,致使私募股权基金的流动性变差。三是面临的风险较大,外部的宏观环境尤其是上市前股市走势会影响到IP0退出的成败。2.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其所持存的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出售给任何其他人。数据显示,通过股权转让退出给PE带来的收益约为3.5倍,仅次于IPO退出带来的收益率。

5、选择股权转让方式的企业一般达不到IP0要求,无法公幵出售其股份,因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一定的存续期,期满后不得不将其投资变现,故而选择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股权转让主要包括股权回购和企业并购两种方式。股权回购,是指在私募股权投资协议中设置回购条款,这其实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项H投资时为日后变现股权预留的退出渠道,是一种保守的不太理想的退出方式。这其中又包括了管理层回购、股东回购、企业回购三种不同的形式。企业并购,包含兼并与收购形式。兼并是指有第三方实力较强的公司与PE所投资的公司合并组成新的公司,实现

6、PE资本的退出。收购是指第三方企业通过购买被PE投资的企业的股份或者产权从而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回资本。股权转让方式退出能够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迅速收回投资从而实现全面退出,并且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较小,但是相对IP0,投资回报率偏低不可避免,也不利于私募机构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信誉的形成。1.资产清算资产清算是私募股权投资最不成功的一种退出方式,也是投融资各方最不愿意采用的退出方式。PE机构一旦认定被投资企业发展缓慢或者由于其他因素导致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就要果断撤

7、资止损,如果退出及时,即便投资失败也能收回一定比例的投资额,减少继续经营的损失。资产清算虽说是投资失败后最好的退出方式,但是通过走法律程序的清算过程耗时较长,退出成本较高。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现状自2004年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的开通和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渠道逐渐增多,2013年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PE退出行为愈加活跃,图1显示了2008年至2015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

8、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案例数量从2008年到2010年出现高速增长,这与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和创业板的推出有着高度相关性。由于2011年下半年出现的通胀压力和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募集出现困难,退出渠道受阻,PE行业进入调整期,致使2011年和2012年我国PE退出数量不仅没有保持原有的增长速度,甚至有所回落。2013年至2015年间,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退出案例数量又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尤其在2015年实现了质的飞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