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

ID:9159628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_第1页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_第2页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_第3页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_第4页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道、法、术陈岩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是在社会人才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新一代大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背景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进行的突破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书院制改革的“道”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格完善的人为目的;书院改革的“法”是处理好传统与现实、学院与书院、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书院改革的“术”是构建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场域”,人、制度和物质基础是构成书院“场域”的三个要素。关键词:书院制;改革;现代大学;道;法;术;陈岩(1974—),女,山东青岛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生导师、管理学。

2、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既不是对欧美大学住宿学院制度的简单移植,也不是对中国传统书院制度的盲目冋归,而是为了应对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植于屮国传统文化土壤屮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既需要大处着眼,也需耍小处着手;既需耍顶层设计,也需耍实务操作;既需耍物质基础,也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书院制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争论。“道、法、术”是中国传统哲学分析事物运行规律及发展变化时常用的三个层次:“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法”可以理解为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术”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手段和方法。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本文在论证书院制

3、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借鉴“道、法、术”分析思路,从三个层次探讨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的根本精神、指导思想、实施路径和方法,以扎实深入推进书院制改革。一、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必要性(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在短时间里追赶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M家层面的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发展策略。为了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人才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运行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强调“服从”,其内在逻辑是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体力劳动者来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地做事”,而不是“做正确的事”。在当吋的历史背景下,

4、这种教育体制是利大于弊的,在短期内培养了一些标准化的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哪里需要就哪里搬的“砖”型人冰价值不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类型人才的差异如图1所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大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己经成为国家战略。具奋创造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充满好奇心并且能够自我引导终身学习“知识工作者”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而带着工业化大生产基因的高等教育体制,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来的人不敢想、不敢讲、不敢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图1不同类型人才的主

5、要差昇(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和适应,建国后党和政府设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2所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11,到21世纪初“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秀、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冰和拔尖创新人XT?X2lo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

6、才”[3]。图2建国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三)“90后”年轻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90后”大学生成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崇尚个性和自由,权利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很多过去行之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己经不再有效。同时,“90后”大学生对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很高,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很强,陈旧的教学内容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他们需求,大学课堂出勤率、抬头率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由于扩招,大学规模越来越人,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然而老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却愈加强化,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疏离。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一些高校实行

7、书院制改革,可以说是“理有必至,势有必然”UL书院制改革的主要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打破学科专业局限,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二、书院制改革的道:回归教育的本质书院制改革的“道”就是:回归教育的本质,用生命的方法解决生命本身的问题。《论语》有一句极具智慧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本”。台湾教育学家贾馥茗说:“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皈依,教人成为人,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in德国教育学家普朗格说:“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