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

ID:9175379

大小:493.2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20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_第1页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_第2页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_第3页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_第4页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意平板折叠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意平板折叠桌摘要目前住宅空间的紧张导致越来越多的折叠家具的出现。为了节省室内存放空间,方便人们的生活,某公司设计制作了一款创意平板折叠桌以满足市场需要。折叠桌可随着铰链活动平摊成平板的圆形桌子。桌子的桌腿由两组分别用一条钢筋连接的若干根木条组成,钢筋两端分别固定在桌腿各组最外侧的两根木条上,并且沿木条有空槽以保证滑动的自由度。本文运用几何知识、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等方法得到了折叠桌动态过程的描述方程以及在给定条件下怎样选择最优设计加工参数,并针对任意形状的桌面边缘线等给出设计。针对问题一,根据木板尺寸、木条宽度,首先确定木条根数为19根,接着,根据桌

2、子是前后左右对称的结构,我们只以桌子的四分之一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关系,推导并建立了几何模型。接着用MATLAB软件编程,绘制出折叠桌动态变化过程图。然后求出折叠桌各木条相对桌面的角度、各木条长度、各木条的开槽长度等数据,相关结果。然后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系,求出桌角各端点坐标,绘出桌角边缘线曲线图,并用MATLAB工具箱作拟合,求出桌角边缘线的函数关系式,并对拟合效果做分析。针对问题二,在折叠桌高度、桌面直径已知情况下,综合桌子稳固性、加工方便、用材最少三个方面因素,运用力学等相关知识,对折叠桌作受力分析,确定稳固性、加工方便、用材最少

3、三个方面因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用lingo软件编程,求出对于高70cm,桌面直径80cm的折叠桌,平板尺寸172.24cm×80cm×3cm、钢筋位置在桌腿上距离铰链46.13cm处、各木条的开槽长度、最长木条与水平面夹角71.934°。针对问题三,基于问题一与问题二的建模思想,为尽可能满足客户对桌子形状的要求,我们将桌面边缘线、平板材料边缘线设为任意函数f1(y)与f2(y),首先,建立了求解折叠桌最优设计加工参数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桌面边缘线及平板材料边缘线分别为正弦曲线与半圆、半圆与直线、直线与半圆这3种创意折叠桌,并运

4、用所建模型,借助于lingo程序求出了每款折叠桌的设计加工尺寸,并分别绘制了每款折叠桌的8张动态变化过程模拟示意图。关键字:折叠桌,优化模型,lingo软件,受力分析14一、问题重述1.1引言创意平板折叠桌为某公司生产一种可折叠的桌子,桌面呈圆形,桌腿随着铰链的活动可以平摊成一张平板。桌腿由若干根木条组成,分成两组,每组各用一根钢筋将木条连接,钢筋两端分别固定在桌腿各组最外侧的两根木条上,并且沿木条有空槽以保证滑动的自由度,使用者只需提起木板的两侧,便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达到自动升起的效果。1.2问题的提出要求根据创意折叠桌的结构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以下问

5、题:1.给定长方形平板尺寸为(120cm×50cm×3cm),每根木条宽(2.5cm),连接桌腿木条的钢筋固定在桌腿最外侧木条的中心位置,折叠后桌子的高度为(53cm)。要求建立模型描述此折叠桌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给出此折叠桌的设计加工参数和桌脚边缘线的数学描述。2.根据产品稳固性好、加工方便、用材最少的原则,对于任意给定的折叠桌高度和圆形桌面直径的设计要求,讨论长方形平板材料和折叠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例如,平板尺寸、钢筋位置、开槽长度等。)并对于桌高70cm,桌面直径80cm的情形,确定最优设计加工参数。3.公司计划开发一种折叠桌设计软件,根据客

6、户任意设定的折叠桌高度、桌面边缘线的形状大小和桌脚边缘线的大致形状,给出所需平板材料的形状尺寸和切实可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使得生产的折叠桌尽可能接近客户所期望的形状。给出这一软件设计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绘制出自己设计的创意平板折叠桌。(要求给出相应的设计加工参数,画出至少8张动态变化过程的示意图。)二、模型假设(1)忽略实际加工误差对设计的影响;(2)假设木条与圆桌面之间的交接处缝隙较小,可忽略不计;(3)假设钢筋强度足够大,不会弯曲;(4)假设地面平整且足够摩擦。(5)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都以木条的中线为基准,不考虑木条宽度在带来的误差;三

7、、符号说明14符号意义D木条宽度(cm)∆x缝宽L木板长度(cm)W木板宽度(cm)N第n根木条T木条根数l1木板从外起第1个木条的长度(cm)ln木板从外起第n个木条的长度(cm)H桌子高度(cm)R桌子半径(cm)R桌子直径(cm)h0桌子厚度(cm)an第n根木条到木板边沿的距离(cm)cn第n根木条顶点位置到圆面轴线径向距离(cm)αn第n根木条与水平面的夹角(度)kcaolongn第n根木条开槽长度(cm)∆cn第n个木条与第n-1个木条桌面铰接处到桌面轴线距离差一、问题分析4.1问题一分析题目要求建立模型描述折叠桌的动态变化图,因在折叠时

8、用力大小的不同,不能描述在某一时刻折叠桌的具体形态,但我们可以用每根木条的角度变化来描述折叠桌的动态变化。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