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ID:9177911

大小:181.6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4-20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行山高速公路平山至赞皇段中建八分部路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平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八分部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平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八分部路基工程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自然条件13.1地形地貌13.2气象23.3工程地质23.4地震24施工计划安排24.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24.2取、弃土场布置34.3计划工期44.4施工组织45施工准备45.1技术准备45.2土工标准试验55.3临时便道修整55.4人员及设备安排56施工方案66.1路堤施工66.2路堑施工146.3特殊路基施工206.4路床施

2、工216.5路基修整及边坡检测246.6路基排水工程施工246.7砌筑防护工程施工286.8边坡绿化施工347冬雨季施工措施367.1冬季施工362/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平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八分部路基工程施工方案7.2雨季施工378工程质量管理体系388.1质量保证体系388.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408.3技术质量管理体系408.4首件工程验收制419质量保证措施439.1质保组织及人员素质上的保证439.2原材料及机械设备上的保证439.3施工过程中的控制4310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410.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410.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510.

3、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810.4施工机械安全措施4910.5保证人身安全措施491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5011.1临时设施环保措施5011.2施工污染治理措施5011.3水土保持措施5112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5112.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5112.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22/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平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八分部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4《公路排水设计

4、规范》(JTG/TD33-2012);1.5《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工程》;1.6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八标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平赞高速公路是太行山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平赞高速公路主线起于井陉县小作镇南石门村东,通过石太北线枢纽互通与京昆高速公路石太北线相接,路线向南经芦屿、矿区东、北正乡,在井陉县城北连续跨越宜微公路、冶河、国道307和石太铁路,继续向南在井陉县城东侧穿过,在良都村南与石太高速公路相交,沿石太高速公路布线至东水,折向南经栾家窑、半沟,折向东南沿井元公路布线,经南王庄、北芦庄、南芦庄,路线向东南经西岭底、石棋沟、西王家庄、南沙滩、元氏

5、县北正乡,路线折向南跨过潴龙河。沿线跨越河流冶河、金良河、折椒沟、石棋沟等。本项目采用高速公路四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km/h,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路基横断面组成如下: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0.5m,行车道宽2×3.75m,硬路肩宽2.50m(含右侧路缘带宽0.5m),土路肩宽0.75m。分离式路基宽为12.25m:行车道宽2×3.75m,右侧硬路肩宽2.50(含右侧路缘带宽0.5m),左侧硬路肩宽0.75m(含路缘带宽0.5m),土路肩宽0.75m。八标段起点桩号为K36+837.5(左线为Z3K36+90

6、7.5),左右线在Z3K39+202.070(右线K39+150)处汇合在一起,终点桩号为K46+600,路线全长9.763公里。进入本标段的主要交通道路为井元公路、S232省道、元大路;西王家庄2号桥跨越元大路,本合同段距离井元公路最近处为西岭底大桥,距离约为750m,主干交通线路通畅。3自然条件3.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河北省太行山地带,地势总体西高、东低,路线走向的地形地貌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剥蚀影响较大,地貌为山区,丘陵山区、向华北平原过度。54/53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平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八分部路基工程施工方案3.2气象项目地处北温带,亚温润气候

7、区,四季分明,平均年降水量500毫米。3.3工程地质平赞高速公路主线路线区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坡度较大。从北到南可分为山区与丘陵两类地貌,南北部最大相对高差达700m左右。(1)K37+650-K38+500表层为Q3dl+pl黄土,局部夹卵石及碎石,具有轻微失陷性,底部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总体属较坚硬岩类。(2)K38+500-K41+600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总体属较坚硬岩类。(3)K41+600-K43+230表层为Q3dl+pl黄土,局部夹卵石及碎石,具有轻微失陷性,底部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总体

8、属较坚硬岩类。(4)K43+230-K46+550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